【933年,李嗣源病重,他本意傳位給次子秦王李從榮,但李從榮急不可待,在明宗病危時企圖發動政變強行奪位,失敗被殺。】
【李嗣源聞訊後悲憤交加,病情加劇,不久去世,終年67歲。】
【廟號“明宗”,諡號“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他死後,由第五子宋王李從厚繼位,但很快被養子潞王李從珂推翻,後唐也迅速走向滅亡。】
“豈有此理!”
“這兩個孽子,這是要造反嗎?!”
後唐明宗李嗣源直接傻眼了,隨後勃然大怒,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還沒死呢!
秦王李從榮就敢造反奪權!
他死後,他的養子李從珂更是推翻了他第五子李從厚的皇位!
好好好!
一個個都是反骨仔!
“既然如此,彆怪父皇心狠手辣了?”
“來人!把潞王給朕抓過來!”
李嗣源越想越氣,準備先拿李從珂開刀,然後再收拾自己親兒子。
“糟了!”
“吾命休矣!”
天幕下,潞王李從珂如遭雷擊,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魂不守舍地說道。
他未來篡位的事情,竟然被天幕公之於眾了!
這不是要置他於死地嗎?!
可惡!
他不過是效仿義父罷了,對方能做得,他為何做不得?
既然如此,他不如現在就先動手,殺了義父再說!
李從珂的眼神逐漸狠毒起來,咬牙切齒地想著。
【李嗣源以武夫身份踐行“仁政”,打破“五代皆暴君”的定式,為後周世宗、宋太祖提供治理範式。】
【他以沙陀族出身,卻主動融入漢文化體係,重用文臣、尊重農耕文明,體現遊牧和農耕政權融合的可行性。】
【他是五代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以樸素道德與務實政策在血火亂世中開辟了“明宗之治”的綠洲,堪稱平民皇帝逆襲的典範。】
“天幕在放狗屁!”
“他不過是亂臣賊子罷了!”
李存勖看到天幕如此誇讚李嗣源,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罵起來。
在他看來,李嗣源雖然軍功赫赫,但是畢竟是他父親的義子,就不應該對皇位有所圖謀!
他就算統治後期昏庸了,那也應該傳位給兒子李繼岌?,而不是被李嗣源篡位!
【在戰亂頻仍、政權更迭如走馬燈的五代時期,李嗣源是公認的比較開明和有作為的君主。】
【他結束了後唐莊宗末年的混亂局麵,開創了後唐相對穩定和繁榮的時期,史稱“明宗之治”或“粗為小康”。】
【他是“無道之君”中的有道者,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評價五代君主多“無道”,但特彆指出明宗李嗣源是“不邇聲色,不樂遊畋”、“愛人利物”的君主,認為在他治下“兵革粗息,年屢豐登,生民實賴以休息”,給予了高度肯定。】
【他畢竟是武將出身,文化水平不高,晚年也出現一些問題,如對權臣安重誨的過度信任與依賴。】
【以及繼承人問題處理不當,還有性格寬厚,有時顯得優柔寡斷。】
“咱武將出身的皇帝,才能乾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