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金兵入侵中原,錢景臻之子錢忱奉母命攜鐵券南遷江南。】
【1127年,南宋定都杭州,宋高宗趙構親祭錢王祠,稱讚錢鏐“保境安民,功在東南”。】
【他命人將鐵券從錢氏祠堂請出,公開展示三日,激發抗金士氣。】
【陸遊在《南唐書》中對比:“錢氏守鐵券遺訓納土歸宋,得享宗祀。李煜負隅頑抗,終成亡虜。”】
“咦?”
“這趙構一開始也是竟然也是主戰派的?”
漢武帝劉徹看到這裡都驚呆了,不可思議地說道。
他因為天幕的影響,之前對趙構印象很差,認為他就是軟弱無能的廢物。
結果現在他看到了什麼?
趙構力主抗金?!
好家夥,後來他是怎麼變成那個樣子的?
不過,這陸遊是怎麼回事?
這意思是建議求和嗎?
劉徹一時間迷糊了,趙構和陸遊的性格怎麼反轉了?
【南宋末年,元軍南下時,錢鏐鐵券在兵荒馬亂中丟失。】
【六十年後的元朝時期,一位漁夫在黃岩南澤庫打魚時意外撈起鐵券,錢氏後人隨即購回這件祖傳寶物。】
“這都可以?”
“我大宋都亡國了,錢家的丹書鐵券卻能失而複得!”
宋太祖趙匡胤張大了嘴巴,十分驚訝地說道。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宋朝皇帝對錢氏鐵券的處置,堪稱柔性政治智慧的典範。】
【承認其曆史真實性,換取錢氏士族支持。】
【但徹底剝離前朝特權,杜絕法統隱患。】
【將“免死鐵券”重塑為“忠孝圖騰”,服務於新朝道德建設。】
【而錢氏家族配合完成這場轉化,使鐵券從“政治護符”蛻變為“文化資產”,反倒令家族跨越朝代更迭延續千年。】
【這一切,恰恰印證了錢鏐家訓的終極智慧:“棄虛名而守實德,去特權而存正道。”】
“嗯,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錢氏家族能得到宋朝皇帝如此信賴,隻要他們不造反,就能安然無恙地傳承下去。”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這裡,十分感慨地說道。
這不僅是與國同休了,甚至宋朝都滅亡了,人家卻能傳承到後世,為那個新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才是真正的政治智慧!
【1369年,也就是洪武二年,朱元璋為籠絡功臣,仿唐代製度重鑄鐵券,賜予李善長、徐達等34位開國元勳。】
【明朝鐵券形如瓦片,分七等,鐫刻功臣功績與特權:“免其死罪,子孫襲爵。”】
【但很快,明朝鐵券的“免死”承諾就迅速淪為諷刺。】
【李善長獲免死兩次,77歲被誅殺三族。】
【藍玉免死一次,遭“藍玉案”牽連滅族。】
【“免死金牌卻不救命”,成為明代政治的黑色幽默。】
“噗!”
“朱元璋這事做的不地道啊!”
隋文帝楊堅正在喝茶,看到這裡直接把茶水噴了出來,搖頭笑著說道。
他也殺功臣,當初幫助他篡位的開國功臣,被他殺了大半。
但是,他都是給對方安個“謀反”的名頭,直接殺了。
像朱元璋這樣,先給人家免死金牌,然後又殺人,這樣太不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