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以為石敬瑭殺了李從珂這個反賊,也算替他報了仇。
卻沒想到石敬瑭竟能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
真是把他的臉麵都丟儘了!
【下一位昏君也是後晉的,他就是石重貴!】
【石重貴,是後晉的第二位也是末代皇帝,史稱後晉出帝或少帝。】
【他的一生充滿戲劇性和悲劇色彩,是五代亂世中極具代表性的亡國之君。】
【曆史評價普遍認為他是一位昏君,雖有抗契丹的骨氣,但治國無方、奢靡誤國,最終導致後晉滅亡。】
“空有骨氣沒有能力是不行的!”
“朕寧願苟活,也絕不想成為亡國之君!”
石敬瑭看到這裡,撇了撇嘴,開口說道。
他自己打定主意了,不會傳位給石重貴,這小子太衝動了。
【石重貴生於五代亂世,是後唐將領石敬儒之子。】
【石敬儒是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的兄長,早逝。】
【石敬瑭收石重貴為養子,視如己出。】
【他自幼習武,性格勇猛但文化修養不高,史書記載“不喜讀書”。】
【石重貴隨石敬瑭征戰,參與後晉建國。】
【石敬瑭稱帝後,封其為齊王,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掌管河東重鎮。】
【石敬瑭病逝前,因親子年幼,托孤於宰相馮道與大將景延廣,遺命石重貴繼位。】
【石重貴在權臣支持下順利即位,未發生政變,即位後沿用石敬瑭年號“天福”,次年改元“開運”。】
“唉,吾要是生在唐末五代多好!”
呂布看到這裡,歎息一聲,又說起了這個話題。
看到沒,又一個養子當皇帝了!
【與契丹關係破裂,是石重貴統治期間最核心的事件,也是後晉滅亡的直接原因。】
【石敬瑭依靠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支持建立後晉,割讓燕雲十六州,並稱耶律德光為“父皇帝”,自稱“兒皇帝”,屈辱至極。】
【石重貴即位後,在強硬派大臣景延廣等人的主導下,決定改變對契丹的屈辱政策。】
【石重貴在給契丹的告哀書中,隻稱孫而不稱臣。他稱耶律德光為“翁皇帝”,試圖在輩分上保持關係,但拒絕臣屬國的地位。】
【景延廣甚至對契丹使者口出狂言:“晉朝有十萬口橫磨劍,翁若要戰則早來!”。】
【這徹底激怒契丹,斷絕了與契丹的和平關係。】
“有骨氣是好事,但是說到底還是看軍事實力!”
“這個石重貴,還是太年輕了!”
漢武帝劉徹搖了搖頭,感慨萬千地說道。
石敬瑭都不敢和契丹翻臉,石重貴是怎麼敢的?
他劉徹在衛青和霍去病沒有崛起之前,對匈奴也是防禦為主啊!
哪像石重貴這樣跳臉嘲諷敵人?
【契丹以此為借口,自944年至947年,連續三次大規模南侵。】
【在此期間,後晉軍隊在軍民抵抗下,取得過一些勝利,但整體形勢被動。】
【石重貴用人不當,尤其信任和重用其姑父杜重威,杜重威無能且懷有異心。】
【947年初,契丹第三次大規模南侵,石重貴派杜重威率主力軍隊北上抵禦。】
【杜重威抵達前線後,不思進取,反而在契丹誘降下,率領十萬大軍投降契丹。】
【此舉直接導致後晉主力儘喪,門戶洞開。】
【契丹大軍長驅直入,直逼後晉都城汴梁。】
【947年正月,在內外無援、眾叛親離的情況下,石重貴開城投降,後晉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