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來盤點西夏的明君!】
【第一位明君,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
【李元昊作為西夏開國皇帝,既有卓越的政治軍事成就,又因其殘暴統治和道德爭議,難以被完全定義為傳統意義上的明君。】
【儘管他晚年有些殘暴,但是博主還是覺得應該按照明君來盤點。】
“李元昊?”
“又是姓李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一愣,緊皺著眉頭說道。
好家夥,還來?
之前的後唐的那幫李姓皇帝就夠讓他頭疼了,這又冒出一個李元昊!
不過看西夏這個名稱,這李元昊應該不是漢人吧?
【李元昊是華夏曆史上西夏王朝開國皇帝,因其戰功赫赫憑被後世稱為“戰神皇帝”。】
【他以強悍的個性、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強烈的民族意識,成功地在宋遼兩大強國之間建立了獨立的西夏王朝。】
【這形成了華夏曆史上第二次“三國鼎立”的局麵。】
【他是一位集雄才大略的開拓者,是殘忍暴虐的梟雄,也是晚節不保的悲劇人物,是一位很複雜的君主。】
“豈有此理!”
“我大宋是華夏正統,怎麼能和遼國西夏並稱?”
宋真宗趙恒一拍桌案,臉色漲紅地站起身來,咬牙切齒地說道。
天幕如此輕視大宋,讓他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打了幾巴掌。
遼國和西夏,這群茹毛嗜血的“野人”建立政權,怎麼也能算正統王朝?
他不服!
【李元昊出身於黨項拓跋部王室,其先祖在唐朝時被賜姓“李”。】
【其父李德明被宋朝封為西平王,被遼朝封為夏國王,在河套地區經營多年,為西夏立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李元昊自幼飽讀詩書,精通漢、藏文字,熟讀兵書法律。】
【但他對父親李德明向宋、遼稱臣納貢的政策極為不滿,曾諫言:“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當王霸耳,何錦綺為?”,展現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稱王稱霸的野心。】
【1028年,年僅25歲的李元昊率軍西征,一舉攻滅甘州回鶻,立下赫赫戰功,因此被立為太子。】
【1032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繼承王位。】
【他不再滿足於王號,立即開始了一係列旨在擺脫宋朝影響、彰顯獨立的改革,為稱帝做準備。】
“好一個野心勃勃的梟雄,不錯!”
劉淵看到這裡,不由得擊掌讚歎道。
李元昊和他的情況差不多,也都是不甘居於人下,十分符合他的胃口。
【李元昊頒布“禿發令”,要求全國民眾在三日內恢複黨項傳統發式,剃光頭頂,留周邊頭發,違令者處死,以強化民族認同。】
【他廢棄唐、宋所賜的“李”、“趙”姓,改王室姓為“嵬名”,自號“兀卒”,這是黨項語,意為“青天子”,與宋朝皇帝的“黃天子”相對應。】
【他還命大臣野利仁榮等人仿照漢字形體,創製了複雜的西夏文字,並尊為“國書”。】
【他下令在全國推行,用於書寫官方文書、翻譯經典,形成了獨特的西夏文化。】
【李元昊將都城興州寧夏銀川)升為興慶府,廣修宮室,立文武百官,製定了完整的官製、軍製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