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金哀宗完顏守緒!】
【完顏守緒,女真名寧甲速,是金朝第九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
【他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繼位於金朝風雨飄搖、瀕臨滅亡之際,雖努力掙紮試圖中興,但最終無法挽回頹勢,身死國滅。】
“亡國明君?”
“有意思!”
秦始皇嬴政揚起眉毛,十分意外地說道。
都亡國了還有明君?
他倒要看看這個完顏守緒做了什麼,才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完顏守緒是金宣宗完顏珣的第三子,其母明惠皇後王氏在他出生後不久即被賜死,他由另一位王妃後來的聖太後)撫養成人。】
【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博覽史書,性格沉靜,與喜好浮華的太子完顏守忠形成鮮明對比。】
【1215年,太子完顏守忠在蒙古圍困中都的緊張局勢中去世。】
【1220年,金宣宗改立次子完顏守純為太子,但是很快又改變了主意,於1221年立更有才略的完顏守緒為皇太子。】
【1223年底,金宣宗病逝。】
【據正史記載,皇後龐氏和完顏守緒秘不發喪,連夜率兵入宮,迅速控製了皇宮和朝廷,挫敗了兄長完顏守純的奪位企圖,確保了完顏守緒順利即位,並於次年改元“正大”。】
“沒想到歹竹也能出好筍!”
曹操嘖嘖稱奇,感慨萬分地說道。
金宣宗完顏珣算是昏君,結果他兒子完顏守緒倒是成了明君。
不幸的人,這是一位亡國之君……
【登基後,完顏守緒清楚地認識到金朝正處於生死存亡之秋,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試圖挽救危局。】
【對內,他整頓吏治,驅逐奸佞,罷黜了父輩的佞臣高琪、兀顏等人,選拔和任用了一批如完顏合達、移剌蒲阿等有能力的將領和官員。】
【他調整民族政策,下詔禁止百姓使用“番”、“漢”等帶有歧視性的稱呼,強調“四海之內皆朕臣民”,試圖緩和尖銳的民族矛盾,團結一切力量。】
【他改革司法,親臨審訊,平反冤獄,試圖重建朝廷威信。】
【對外,他停止南侵,與宋夏和好,糾正其父“北失南補”的戰略錯誤,停止對南宋的戰爭,並遣使與西夏議和,希望集中全部力量應對北方的蒙古威脅。】
【他甚至曾嘗試與南宋溝通,闡述“唇亡齒寒”的道理,希望聯合抗蒙,但南宋對金朝世仇難忘,且已與蒙古達成協議,拒絕了他的提議。】
“嗯,不錯!”
“算得上英明果斷,力挽狂瀾了!”
唐太宗李世民點了點頭,歎息著說道。
這樣的皇帝,若是換個朝代,最起碼也是一位中興之主!
【在完顏守緒統治初期,金軍憑借堅固的關河防線黃河、潼關)取得過一些局部勝利。】
【比如1228年的大昌原之戰,金將完顏陳和尚率400騎兵大破8000蒙古軍,一度提振了士氣。】
【然而,這些勝利無法改變雙方巨大的實力差距和戰略態勢。】
【蒙古在窩闊台汗的領導下,發動了滅金的全麵戰爭。】
【1232年,蒙古名將拖雷率精銳騎兵繞過金的黃河防線,深入腹地。】
【金朝名將完顏合達、移剌蒲阿率金軍最後主力15萬前往攔截。】
【兩軍在鈞州河南禹州)三峰山遭遇時,天降大雪,金軍饑寒交迫,人困馬乏。】
【拖雷采取圍三闕一的戰術,最終將金軍主力徹底殲滅。】
【此戰後,金朝名將儘失,精銳喪儘,滅亡已成定局。】
“好!”
“金狗終於要亡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