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唐朝文德皇後長孫氏!】
【文德皇後,姓長孫,名字在正史中未有記載,但後世文學作品常稱之為“長孫無垢”或“長孫玥”,其真實名諱已不可考。】
【她是華夏曆史上最著名的賢後之一,輔佐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其言行被譽為後宮典範。】
“唐朝的文德皇後可以稱為千古第一賢後了!”
宋太祖趙匡胤點了點頭,看著天幕讚揚道。
唐太宗和長孫皇後,可以說是曆史上名聲最好的一對夫妻了,沒有之一!
連他們這些身為後來者的皇帝,都對這兩人心服口服!
【長孫氏出生於北魏皇族拓跋氏後裔的貴族世家,她的父親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母親為揚州刺史高敬德之女。】
【在她8歲那年,父親長孫晟去世,異母兄長孫安業將他們母子三人趕出家門,生活陷入困境。】
【幸得舅舅高士廉接濟撫養,高士廉十分疼愛她,並發現了李世民的不凡潛力。】
【高士廉曾為長孫氏占卜,得卦“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預示她將來必是極貴之人。】
【她的哥哥長孫無忌與唐國公李淵的次子李世民關係甚好,高士廉見李世民才華出眾,便將甥女長孫氏嫁其為妻。】
【公元613年,在舅舅高士廉的主持下,13歲的長孫氏與16歲的李世民完婚,兩人感情深厚。】
【公元617年,李淵在晉陽起兵,李世民隨父征戰,長孫氏則留在後方,儘力協調家族內部關係,孝順公公李淵,深得李淵賞識。】
【李淵建立唐朝後,封李世民為秦王,長孫氏隨之成為秦王妃。】
【因李世民的生母竇太後早已去世,長孫氏便代夫儘孝,悉心照顧李淵,後宮的妃嬪也對她稱讚有加。】
【而在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矛盾激化,決定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前夜,長孫氏沒有退縮,她親自慰勉將士,給予眾人巨大的勇氣和信心。】
【她的出現穩定了軍心,為事變的成功起到了關鍵作用。】
【事變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長孫氏成為太子妃。】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立長孫氏為皇後。】
【她並未因尊榮而放縱,反而更加謙遜謹慎,以其非凡的智慧德行深刻影響了唐太宗和初唐政局。】
“可恨的賊老天!”
“讓觀音婢如此早的離開朕!”
唐太宗李世民虎目含淚,聲音哽咽地說道。
他緩緩伸出手掌,隔空撫摸著天幕中那個美麗動人的長孫皇後形象,心中充滿了酸楚。
若是天幕早點來,該多好啊!
他或許就可以改變長孫皇後的命運,能夠讓她活的更久一些……
【長孫皇後深知外戚專權是漢朝的覆轍,因此她屢次主動請求唐太宗不要授予其兄長長孫無忌過高的權位。】
【儘管李世民信任長孫無忌,欲拜其為宰相,但在長孫皇後的極力勸阻下隻得作罷。】
【她成功避免了外戚勢力坐大,保全了家族的長遠平安。】
【有一次,唐太宗被直臣魏征的激烈諫言氣得回宮大罵:“必殺此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