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房玄齡照舊,過了四更天出府,去上早朝。
承天門前,相熟的官員,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低聲的交談著,等著承天門開啟。
承天門開,一眾朝臣魚貫而入。
太極殿。
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之上,下方,文武百官跪地朝拜。
王德上前兩步,高聲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陛下,臣有本奏!”
朝臣中走出一人,跪倒在地。
“陛下,東突厥求親之事不能再拖了,長樂公主出嫁東突厥,於我大唐而言,利大於弊,為了天下黎民蒼生,臣鬥膽,懇請陛下允了這段婚事!”
“臣附議~!”
“臣附議!”
“陛下,東突厥以武力脅迫,要迎娶我大唐嫡長公主,如若陛下允了這段婚事,後人將如何看待陛下?那些番邦屬國將如何看待我大唐?”
又一人從朝臣中走了出來,像前幾天一樣,朝堂上再次爭吵了起來。
李世民一言未發,靜靜的看著大殿上爭吵著的眾人。
雖然東突厥求親之事已有決斷,但李世民並沒有急著處理此事,他還要再看一看這些朝臣對東突厥之事的態度。
這一吵,吵了整整一個多時辰。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進了太極殿,小太監在王德的耳邊低語了幾句,王德臉色變了變,揮退了小太監,自己快步走到了李世民身旁。
聽著王德的話,李世民臉色也跟著陰沉了下來。
很快,下方的朝臣中傳來一陣騷動。
一個一身素衣的小老頭,緩步進了太極殿。
“周老來了!”
“周老!”
“周老。。。”
走進太極殿這個小老頭兒,名叫周仁甫,是當代的儒學大家之一,官拜光祿大夫,從二品的官職。光祿大夫,文散官。)
李淵建立大唐登基之時,為了得到儒家一脈的支持,拉攏了很多儒家之人,周仁甫就是其中之一。
周仁甫的輩分很高,朝堂上,最出名的儒學大家孔穎達,在周仁甫的麵前也要執弟子之禮。
這小老頭已經70多歲了,李淵還在位的時候,周仁甫就已經告老,在家中頤養天年。
不成想,今日周仁甫竟然上了大殿。
“老臣周仁甫,見過陛下。。。”
周仁甫輕輕抖了抖身上的素衣,隨即便要跪拜李世民。
彆看周仁甫70多歲了,但身子骨卻很硬朗。
“周老快快免禮!”李世民也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來人,賜坐!”
一個小太監慌忙的捧著個軟蹲,送到了周仁甫的身旁。
“多謝陛下。”
周仁甫躬了躬身,毫不客氣的坐在了大殿之上。
本來李世民還想跟周仁甫客氣幾句,嘮兩句家常,噓寒問暖一下,表示一下帝王對他這個儒學大家的重視,也表示一下帝王的心胸。
可周仁甫根本就沒給李世民這個機會,直接說出自己的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