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李淵不願相信房俊,實在是這次戶部的虧空太過巨大,近五千萬貫的虧空數目,光是想想,李淵都覺得心裡發虛。
大唐每年的稅收,也就在一千五百萬貫上下浮動。
之所以有浮動的空間,是因為大唐的稅收,主要以糧食、絹、布等實物來進行的。
就比如糧食,每年在不同的季節,糧食的價格都會有所浮動,雖然浮動的價格不大,但戶部掌握的糧食數量巨大,所以浮動自然也會跟著變大。
而戶部,雖然對各個州府郡縣的稅收都有記錄,但這些東西,大多都留在了各個州府郡縣之中,並沒有集中調配到長安城,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長安城中並沒有那麼大的倉庫來保存這些糧食布匹,再比如,所有物品集中到長安城後,不利於緊急調配等等。
正常情況下,各個州府郡縣的倉庫,是可以儲備超過三年的糧食的,倉庫儲滿了足夠量的糧食後,會將儲存時間最久的一批糧食賣掉,變現而來的銀錢,才會集中上交戶部。
也因為這個原因,世家操縱彭梓瑜,一下掏空了國庫整整兩年的稅收,單單國庫的損失,就達到了三千萬貫。
禦珍坊確實賺錢,可禦珍坊在停業前,一天也隻能賣7000多貫錢,這還是因為有水晶糖的加入。
一個月二十多萬貫的收入,確實非常可觀,可相比戶部巨大的缺口,禦珍坊的收入就顯得有些杯水車薪了。
除非房俊能在短時間內把禦珍坊開遍大唐的所有州府郡縣之中,這樣的話,收入增加,情況也許可以得到緩解。
可想要在短時間內做成這件事,又談何容易?
即便房俊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禦珍坊開遍大唐的所有州府郡縣之中,貨物的供應,原材料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問題,這還不包括世家門閥的阻撓。
李淵苦笑著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我李家根基薄弱,區區五千萬貫錢,就讓我李唐皇室束手束腳,畏首畏尾!”
李家祖上雖然也是貴族出身,可他們家並不擅長生財之道,起兵之前,雖然也有些家底,但那點家底,在起兵之時就已經用的差不多了,能一路打進長安城,還真就多虧了武家的錢財支撐。
所以錢財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李唐皇室。
若李唐皇室擁有如範陽盧氏,太原王氏那般的家底,這大唐的江山,早就已經是另一番的景象了!
“朕聽長樂說,盧廣德曾命他兒子去房府遞過婚書,盧廣德不但要把他的小女嫁給房俊,還允諾房俊,範陽盧氏願意出人出力,將禦珍坊的貨物售賣至大唐各處,所得利潤,房俊一人可獨占六成,最終卻被房俊拒絕了!”
李世民跟著點了點頭,這事他早就已經知道了,而且,房俊也就是因為這件事,才徹底跟範陽盧氏撕破臉的。
“範陽盧氏許以重利,而房家父子身陷牢獄卻依舊心向皇室,如此忠貞之臣,皇室若是保不住他們,日後還有誰肯為皇室效死力?”
“房俊還小,欠缺磨煉,與盧廣德這種老狐狸交手,占不到便宜也很正常。”
“若見事不可為,即便付出些代價,也一定要保住房俊,保住房家!”
“待房俊再磨煉幾年,必定能成為一柄利刃,一柄我李唐皇室指向氏族門閥的利刃!”
在房俊的身上,李淵看到了房俊博古通今的才華,也看到了房俊如同點石成金般的斂財手段!
最讓李淵心動的,是他從房俊的身上看到了一絲覆滅世家門閥的希望!
若真能如房俊那日在太安宮所言,可以將禦珍坊開遍大唐的各個州府,可以以禦珍坊為支撐,在大唐的各個州府內開設學堂,給天下普通百姓之家的孩子,開辟出一條求學之路,那未來的大唐,還會缺少有學之士?朝廷還會陷入無人可用的兩難境地?
李淵已經下了決心,一定要讓房俊完成他所設想的創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