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記立刻站起身,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主動向宋卿伸出手:“宋卿同誌,歡迎你啊!一路上辛苦了,快請坐。”
“馬書記,您好!”宋卿上前一步,態度恭敬的雙手握住馬書記手,。
田軍部長完成了引見任務,識趣退出。
馬書記示意宋卿在旁邊的單人沙發坐下,將一杯茶推到他麵前。
“嘗嘗,咱們本地的山野菜,味道可能比不上南方的名茶,但彆有風味,清熱解暑。”
宋卿雙手接過,輕輕品了一口,點頭笑道:“香氣清冽,回甘不錯,是好茶。”
“宋卿啊,”他換了更親切的稱呼,“你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貫耳啊。在魯東穩步發展在疆土推動了能源和農業升級,尤其是在南粵莞城,搞的那個‘莞城智造’,更是被中央肯定,成了‘智造升級’的基層樣板。”
“年紀輕輕,成績斐然,不簡單!”
這番話信息量很大,表明馬書記對宋卿的履曆和政績做過深入的了解,並且持高度肯定的態度。
“馬書記您過獎了。”
宋卿放下茶杯,語氣誠懇回道:“我做的那些工作,都是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依靠當地乾部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對我個人而言隻是做了一些分內之事,還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斷學習。”
不居功,不自傲,態度擺得很正。
“嗯,不驕不躁,很好。”
馬書記點了點頭,話鋒隨即一轉,語氣也變得凝重了些,“宋卿同誌,想必你也清楚,北江的情況,和南粵、和西部都不同。這裡是老工業基地,曾經是共和國的‘長子’,為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但也背上了沉重的曆史包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輕輕歎了口氣:“產業結構偏重,國企改革艱難,體製機製不夠活,人才外流嚴重……”
“可以說,積弊已久,沉屙難起啊。首長點名讓你來北江,我想應該是希望你能把在南方搞活經濟的那股闖勁、那些創新的思路帶過來,給北江,特彆是給北江市,注入新的活力!”
宋卿認真聽著,他知道,這才是今天談話的核心。
“請馬書記和省委放心,”宋卿迎上馬書記的目光,堅定說道,“我堅決服從組織安排。來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功課,知道北江麵臨的壓力和挑戰。”
“我不敢說有十足的把握,但我有決心,也有信心,在您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北江的廣大乾部群眾,直麵問題,腳踏實地,儘我所能,推動北江走出困境,實現振興。”
他沒有喊空洞的口號,而是強調了“在您領導下”和“依靠乾部群眾”,同時表達了決心和務實的態度。
馬書記緩緩說道:“有信心是好事,但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這裡可能比你想象的要複雜,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力,甚至……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不適應你的工作方式。你要有耐心,更要有智慧。”
這番話既是提醒,也是一種隱隱的告誡,暗示北江盤根錯節的關係網和可能存在的保守勢力。
“我明白,馬書記。”宋卿鄭重點了點頭,“我會注意工作方法,團結該團結的力量,也會堅持原則,依法依規辦事。”
“好!有思想準備就好。具體的工作,田部長會送你過去,和北江的班子見麵。以後工作中遇到什麼困難,可以直接來找我。”
這句話,無疑給了宋卿一顆定心丸。表明了省委,至少是他馬書記本人,對宋卿的支持態度。
“謝謝馬書記的支持!”宋卿再次表示感謝。
又簡單交流了幾句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後,宋卿見馬書記端起了茶杯,便適時地起身告辭。
馬書記的這次談話,肯定了過往,點明了困難,賦予了重任,也給予了支持。
這是一次標準的、高規格的組織談話,也為他在北江的工作定下了“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基調。
接下來,真正的挑戰,將在北江市那片土地上,等待著他。
喜歡官途:我有通天背景卻從科員乾起請大家收藏:()官途:我有通天背景卻從科員乾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