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彙獵荊州的事情,在多方達成共識並付諸行動之後,也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消息很快傳到了馬騰的耳朵裡。
此時馬騰剛按照劉徹的要求,把韓遂他們安置在西城。
自己則是一心一意經營漢中。
這塊地方不但是自己西涼地區的戰略緩衝區,還是自己的一條退路。
天下形式瞬息萬變。
利益驅使下,諸侯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
彆看現在他在朝廷的支持下混得風生水起。
說不定哪天自己對曹操沒有利用價值或是利益衝突了,曹操隨時都會翻臉不認人。
不止曹操,天下任何勢力,隻要到了一定時候,翻臉絕對比翻書快。
西涼苦寒,羌胡雜居,管理難度比中原地區大了不止數倍。
而且這裡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
對於曹操來說,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這地方隻能說彆人看不上的時候,那是自己絕對的老巢根據地。
一旦被彆人看上,那它又會成為幾乎無險可守、無路可退的絕地。
漢中就不一樣了,這地方四麵環山,有秦嶺這個天然屏障。
進出都隻有幾條險道,易守難攻的存在。
向西南直通益州,益州一代簡直是與世隔絕的天府之國。
如今漢中在自己手裡,就等於益州已經是自己囊中物。
隻要想,自己隨時可以出兵南下,奪取益州。
到時候即使丟了西涼,自己依然可以以漢中為前沿屏障,死守益州。
也不失為另一個高祖。
隻是最近曹操的某些舉動,讓馬騰有點不爽。
首先是為了安撫劉備,曹操居然強行把上庸等地獨立了出去。
看起來是把劉備框在上庸,隨時防備。
實際上這也是變向的在防備自己。
堵住漢中東邊的出口,這不就明擺著不讓自己參與荊州的爭奪嗎?
這還倒罷了,畢竟上庸對於漢中來說,更像是編外飛的。
自己本來也沒想著在上庸發展勢力。
最令他無法接受的是,曹操居然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聯合孫策一起瓜分荊州。
湯都不給自己喝一口。
“成公英、龐柔,你倆都是飽讀詩書之人。
當前局勢你們如何看待?”
自從韓遂前往西城之後,馬騰身邊能出謀劃策的也就隻剩成公英和龐柔這兩個了。
雖然他倆不是什麼大謀士,但好歹智商在線,也多少懂點韜略。
“將軍,咱們目前的處境實際上極其微妙。
向東發展是咱們西涼最好的方向,畢竟長安、洛陽都是舊都,更為繁華。
但是有曹操在,咱們也不好這麼早得罪他。
如今天下紛爭不斷,咱們也算是唯一比較太平的勢力。
正應該趁此機會好好發展的咱們,卻不能入關,這點很難受。
假如非要發展,那就隻能南下益州。
隻是,益州道路難行,易守難攻。
咱們隻靠自己又未必能打得下益州。”
成公英一邊給馬騰分析著當前局勢,一邊在心裡盤算應該如何破局。
“若是曹操就這麼一步步瓜分荊州,繼續擴大勢力。
早晚有一天會到無地可戰的地步。
那時候,也許他會把主意打到西涼或者江東頭上。
咱們為了到時候不處於劣勢,也必須想辦法在益州撈點好處。”
龐柔和自己堂弟龐德不一樣。
龐德屬於年輕氣盛的猛將,龐柔更多的是搞內政。
帶兵打仗這方麵不是他的強項。
對於成公英的分析,龐柔覺得很對。
“那就目前情況來看,假如我就是想在益州撈點好處,咱們應該怎麼辦?”
馬騰對兩人的分析倒不是很在意。
那些形勢自己也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