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還是不願先開口,劉徹冷哼一聲,不悅道:
“昔日桓、靈二帝是如何在那些個閹黨的蠱惑下斂財的,難道你們都不知道嗎?”
“不就是個賣官鬻爵嗎,有什麼不敢說的?”
看了一眼下邊大為震驚的眾人,劉徹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
“一切有利於江山社稷的事,都是可行的!
桓、靈二帝可賣官鬻爵,我亦可以!
更何況,我這是在效仿漢武大帝,為的是渡過眼前困境,保住我漢室江山!”
“嘩!”
幾句話下來,堂下眾人一陣嘩然。
大家都記得自家主公平時表麵絕對是忠臣,而且年輕時主公也是個熱血青年。
怎麼今天能想出這麼個搞錢的昏招?
“不可啊明公!”
荀彧見眾人隻是震驚卻不開口勸諫,連忙上前道:
“我大漢本就是因為賣官鬻爵導致官員腐敗,加上這些年天下大亂,諸侯並起。
百姓早就經不起折騰了,再重蹈覆轍,恐怕要出大事啊!”
“明公眼下也隻不過實際控製著司隸和兗州、豫州地區,即使您要賣官,也沒有足夠的空缺。
更何況,當年孝武皇帝雖然靠賣官鬻爵暫時穩住局勢,但後果也是相當嚴重的。
望明公三思,給我們點時間,一定能想出來更好的方法。”
劉徹看著堂下急得直跺腳的荀彧,一臉無所謂。
心道:
“當年什麼情況,我不比你清楚?之所以後果嚴重,隻不過是當時我一時情急沒好好謀劃罷了。”
見主公沒把荀彧的話當回事,眾人又是一陣疑惑。
根據目前的形勢,賣官鬻爵這法子,確實也不是什麼好辦法。
主公做事一向謹慎,更是十分注重名聲,怎麼今天卻偏偏要用這麼個不得人心的辦法呢?
感覺出大家心裡的不解,劉徹伸手示意大家安靜。
“文若,不要激動,先等我把想法說出來。”
等大家都安靜下來後,劉徹緩緩道:
“我的意思,不隻是簡單地以錢糧換官爵。
有三個附加條件,能做到的才賣給他。
任意一條做不到,即使出百萬、千萬錢,也不賣!”
在眾人疑惑的眼光下,劉徹把自己“賣官鬻爵”的想法詳細地說了出來。
最重要的三點:
第一、地方上隻賣部分副職,軍政一把手的位置不賣。
第二、朝廷裡隻賣爵位和榮譽職位,有實權的職位不賣。
第三、既然天下人仍然認劉協為天子,還是尊漢室、自稱漢臣。
那所有非朝廷指派或者自領的官員,全部需要花錢糧補買一張朝廷的委任詔書。
不買就按自立為王的反賊論處,買了以後就是朝廷認證的大漢官員。
“哦~要是這麼說的話,我覺得可行!”
“還真彆說,這第三條還真絕啊。
天天把‘忠於漢室’掛在嘴邊的那些諸侯,要是手裡沒陛下的委任詔書,還算漢臣嗎?
這時候那些人有怨言也得憋在心裡,敢公然反對的,肯定被其他打著大漢旗號的諸侯群起攻之!”
“隻要價格定得合理,我想不會有人冒著成為‘反賊’風險拒絕吧?”
隨著劉徹話落,眾人也都長舒口氣。
雖說這法子有些不倫不類,但確實也是目前能快速聚財的最好辦法。
順便還能難為一下那些自稱漢臣,實際上割據一方的諸侯們。
劉徹見大家釋然,也會心一笑。
“同時,我也要通過這事探一探天下諸侯的心意。
看看誰是敵人,誰可以成為朋友。”
略微想了想,劉徹下令道:
“文若、文和,這事你們倆全權負責。
就對外宣稱是陛下覺得自己的宮殿太過寒酸,想修個豪華的。
同時也借機給天下心向漢室的諸侯一個正經的名頭,方便大家為漢室效力。
記住,先稟報陛下,待陛下同意後,你們再行動。”
此時的荀彧也沒了剛才的焦急,這麼做總比強征暴斂好多了。
感激的拜謝之後,荀彧欣然領命。
又商議了一些屯田、稅收等有關錢糧的事情後,劉徹屏退眾人,專等當朝宗正到來。
沒成想,宗正還未到,中軍校尉史渙卻突然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