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的官渡大營,劉徹穩坐中軍大帳,身邊郭嘉、曹仁等文武左右站立。
中間則是跪著的袁譚、郭圖、辛毗、岑壁、管統。
“我的好大侄兒,你這青州刺史當的可不咋的啊。”
劉徹見袁譚一臉的不服,當即調侃道:
“臧霸不過是我帳下的一個偏將軍,賈詡在朝廷掛了個執金吾的名。
你一個四世三公的大族子弟,還是朝廷親封的青州刺史。
連臧霸、賈詡這樣的小官都鬥不過,你說你是不是不稱職?”
袁譚朝著地上“呸”了一口,不服道:
“話說得輕巧,狗日的賈文和有多陰,你又不是不知道?
要不是你無緣無故來打我父親的河北,我閒得沒事乾來青州跟賈詡他們鬥?”
牢騷了幾句,袁譚發現對方似乎並不像自己之前想象的那樣邪惡。
不但不凶,反而還有些長輩教訓晚輩的感覺。
看出了對方並沒有要趕儘殺絕的意思後,袁譚心思也活泛了起來。
當即換成一副撒嬌服軟的嘴臉,哼唧道:
“曹丞相用兵如神,手下人才濟濟,小侄佩服得很。
如今青州您也拿到了,我也服氣了,不如看在您和我父親多年交情的份上,放我回去儘孝?”
“謔,你小子變臉倒是變得快啊!”
劉徹被袁譚這拙劣的演技和說辭逗得差點笑出聲來。
他本來也沒想把袁紹怎麼樣,都是曾經的屠龍少年,又是多年的老相識。
劉徹充其量也就是“平定河北”把袁紹這些人收為己用。
順便也能在天下人和朝廷那裡刷一波好感,利用仁德的形象,轉變人們對自己“國賊”的看法。
但如今河北大戰剛開始,青州以及袁譚是自己戰勝強大袁紹的突破口。
這個節骨眼上,自己還不能馬上向袁譚表露心意。
“少跟我來這套!去年你召集青州守軍配合袁紹來討伐我的時候,你可曾想過我和你父親的交情?
現在被我生擒活捉,眼看性命不保,才想起來你還有個曹叔叔?”
劉徹心道,你會變臉,我也會!
你這種能力,在我麵前不過是個小孩罷了!
“來人,先把咱們的袁大公子關起來。
等我滅了袁紹,在一起處理他們袁家這些反賊!”
說罷,劉徹一甩袖子,很乾脆地轉過身去,不再看袁譚,也不在聽他說話。
一旁的許褚當即領命,招呼兩個侍衛一起把袁譚架了出去。
直到袁譚求饒、憤怒、叫罵的聲音遠到幾乎聽不見,劉徹這才轉過身來。
“郭公則、辛佐治,你們二位有什麼想說的嗎?”
這兩人在劉徹眼裡,那都是有把柄在手的容易威脅勸降的人。
之所以先把袁譚押下去,也是為了讓這兩人沒有過多的顧慮。
“回丞相,敗軍之將實力不濟,我們倆沒什麼好說的。
一切任憑丞相處置!”
兩人心裡也明白,曹操不止一次派人暗中聯絡過自己。
而且兩人的把柄也都掌握在他手上。
假如以前自己還身在河北的時候,答不答應和曹操合作,那是自己說的算。
但如今已經成了階下囚,自己也就失去了和曹操談判的資格。
人家不論是殺是放,又或者是招降。
自己都沒得選,隻能任憑宰割。
最好的結果,就是曹操覺得他們倆還有點價值,直接勸降。
他們倆也可以借著跟袁譚一起被俘虜的風,表麵是階下囚,暗地裡投降。
不論以後袁紹和曹操誰勝利,他們都算有個借口,也能留個好名聲。
劉徹當然也能猜到這兩人的想法,因為留給他們倆可操作的空間實在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