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劉、袁三家混戰,江東孫策、西涼馬騰確是忙著整合剛打下的地盤。
屬於休戰期的兩家,也不是完全不在乎北方的戰事。
尤其孫策,更是一直在權衡利弊。
既不能讓曹操輕易獲勝,又不能讓劉表做大。
同時,他又希望曹操和袁紹在北邊打消耗戰,但最終的是曹操慘勝。
達成這些條件後,孫策就可以繼續在南邊威懾慘勝的曹操,保持兩家之間的“合作關係”。
然後趁著曹操消化河北、休養生息的功夫,自己則是繼續蠶食被曹操壓製住的荊州劉表。
這樣一來,自己和曹操就可以形成一南一北相互合作又相互製衡的局麵。
等曹操休養夠了,自己也已經完全控製大江以南的地盤。
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聯合馬騰一起瓜分益州。
操作得當的話,最後一戰,很有可能是自己和曹操決戰大江。
但這一切都隻是孫策的設想,眼前孫策應該做的就是保證荊州劉表被曹操壓製。
因此,在收到曹操和袁紹開戰前、開戰後的兩封信後。
孫策都很爽快地答應了曹操的要求。
其中就包括關鍵時刻出兵荊州,解救宛城之危。
……
蔡瑁攻打宛城的二十天後,曹真手裡的青州兵已經損失過半。
文聘、張允兩人在蔡瑁的命令下,都是率領數萬大軍,分成好幾批,輪流攻打宛城、舞陽城池。
此時的郝昭也已經率領部分混編了曹真親衛的青州兵,正死守舞陽。
“將軍,咱們都是百姓出身,頂天了也隻不過是曾經大賢良師的信徒。
如今我們歸順丞相,也隻不過是想在丞相麾下做個屯田軍。
大部分人隻要有地種,有飯吃就足夠了。
可沒想著殺敵立功、封妻蔭子啊……”
正在城頭指揮守城的郝昭,忽然被幾個青州兵裡的小軍官攔住了去路。
“將軍,我們青州黃巾軍當年有百萬之眾。
在丞相麾下,幾乎沒怎麼打過大仗。
能選進軍隊的兄弟們,基本都沒這麼戰死過。
可如今,十萬青州兵還能剩下多少?
您可不能再這麼讓兄弟們送死了!”
郝昭看著城頭上正拚殺的士兵,還有更多在城裡瑟瑟發抖的預備隊。
心裡也是一陣發虛。
要不是有親衛率領,恐怕舞陽早就被攻下來了。
現在青州兵能在正兒八經戰死上千人的情況下,還留在城裡沒跑,已經算是奇跡了。
再看看那幾個訴苦的小軍官,郝昭臉色陰晴不定。
看起來這些人是來求著自己給青州兵一條生路的。
實際上,言外之意就是戰死的人太多了,青州兵早晚崩潰。
假如自己再這麼死戰不退,他們是會嘩變的。
“諸位,前些天育陽、棘陽等地的慘烈你們都聽說了吧?”
郝昭為了多守幾天城,也為多消耗些荊州軍的實力,好讓曹真輕鬆一點。
也是絞儘腦汁,儘量哄著、唬著這幫青州兵,不讓他們輕易潰敗。
“那是自然,荊州軍簡直太可怕了!
聽說那幾座城的兄弟們幾乎沒幾個能活著回到宛城的。
這才幾天時間,這不已經輪到咱們頭上了?”
郝昭見那些人提起之前的戰況時,眼神裡的恐懼,和發自內心對荊州軍的懼怕。
有那麼一瞬間,也有些於心不忍。
但很快郝昭就回過神來,半真半假地說道:
“據我所知,那些投降的、逃命的,蔡瑁一個都沒放過。
這幾天光是坑殺、燒屍體,蔡瑁就用了不下一萬士兵來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