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秋,袁紹集結幾十萬大軍,渡過大河,準備決戰延津。
前軍高覽、淳於瓊、蔣琦三人已率領二十萬大軍先一步駐紮在大河南岸。
當天深夜,高覽接到從對岸送過來的緊急命令。
說是讓自己重新布置營寨,加強防守。
從來送信的小兵口裡得知,主公袁紹在知道自己幾人的紮營方法後,當場暴怒。
直言假如南岸大營有失,一定那他們軍法處置。
幾人自知理虧,也不抱怨,當即按照主公所說的方案把大營的防禦又重新布置了一番。
前腳剛弄好,還沒等幾人分配輪班士兵,大河西邊就射來一支火箭。
一字排開的大營西側的一處帳篷被那支火箭射中,當即燃起火來。
高覽等人收到消息時,西邊的帳篷已經多半著火。
“二位,這可能就是主公命令裡提到的水軍奇襲。
咱們不能都呆在中間,這樣吧。
我率領親衛去西邊組織將士們迎敵,你們二位一個留在中間,另一個去東邊提前做準備。”
淳於瓊在三人裡邊算是官職、資曆都最老的。
聽說有敵襲,他也理所當然充當起臨時總指揮來。
高覽、蔣琦也服淳於瓊,兩人一想,這種安排也是目前來看最簡單穩妥的。
“那西邊就交給你了!”
答應一聲後,高覽自告奮勇帶兵去了東邊。
很明顯,這是敵人的水軍從西到東順流而下的襲擾戰。
西邊、中間的士兵可能都來不及看敵人的正臉,他們就得為已經燃起的大火奔波。
而高覽去東邊,也是想著能不能在整個大營最後邊提前設立一道防線,阻止敵人撤退。
總不能讓人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放火殺人還安然退走吧?
拿定主意後,高覽特地命令斥候先一步快馬加鞭去東邊,告訴東邊的守軍提前砍伐樹木、搜羅沙包石塊。
爭取在敵人船隊撤出自己大營範圍前,在河麵上用這些東西擋一擋他們。
好給大軍爭取時間來圍剿這支水軍。
很快三人就各自確定了自己負責區域的應對辦法,互相打過招呼後,三人也開始分頭行動。
淳於瓊心裡想得很明白,西邊已經多處起火,隻要敵人不上岸,麾下士兵應該不至於潰散。
頂多就是慌亂間不知道敢怎麼迎敵。
他隻要趕快到達西邊,組織士兵分兩批,一批滅火一批謹防敵軍上岸,就能解決西邊的問題。
蔣琦想的更多的是敵人的水軍大概率隻是襲擾,不會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失。
最應該注意的還是大營南側的陸地。
越是在這種到處都是大火,士兵混亂的時候,敵人越有可能趁機從陸路劫營。
想到其中關鍵之後,蔣琦立刻派副將到南邊埋伏在大營和那排新搭建的柵欄之間,通知防守的士兵提高警惕,隨時準備應對陸地上的劫營。
自己這邊則是讓所有士兵把易燃的帳篷、草料等東西全部集中起來放在遠離河岸的地方。
隻留下一片空地和一排盾兵在河岸防禦。
“大哥,快看,敵人已經開始亂了!”
此時剛從西邊河道進入敵人大營範圍內的甘寧,正瞪著眼觀察敵軍大營的情況。
身邊的副將借著火光,已然看到了西側敵人混亂的景象。
“好機會啊大哥,敵人大營一字排開,延綿十幾裡。
咱們就這麼幾千人,對敵人來說,目標太小了。
這時候假如咱們趁亂上去衝殺一番,那就爽了!”
甘寧看著岸邊敵人混亂的景象,心裡也是癢癢的。
但想起曹老大來之前交代的話,他又不得不壓製住心裡的興奮,打消了上岸爽一把的念頭。
“你小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咱們老大來之前怎麼交代的,你忘了?”
沒好氣的給了那副將一個“腦瓜蹦”,甘寧悻悻道:
“咱們老大腦子靈,他算出來這次咱們肯定受不住延津。
為了給退守官渡爭取些時間,這才讓咱們過來攪和攪和。
他老人家可沒想用咱們寶貴的水軍,去換幾個袁紹士兵的命!”
在甘寧的約束下,他麾下的水軍也很識趣地放棄了所有出格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