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大軍撤退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劉協的耳朵裡。
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劉協也一度驚訝不已。
袁紹怎麼會莫名其妙放棄這麼個消滅曹操一統河北、中原的好機會?
而且自己這麼做,完全就是指望袁紹打破許都,進京勤王的。
之所以不讓袁紹參與詔書的事,主要還是考慮到袁紹強大的實力。
自己肯定是得罪不起袁紹的,況且袁紹和曹操已經成為死仇。
他也不需要一份血詔來逼迫。
而且當今天下,能有如此影響力召集天下諸侯圍攻曹操的,也隻有他這個名義上的天子了。
袁紹不應該看不出這點啊?
“德祖,這事你怎麼看?”
想不通切中要害的劉協,隻能詢問目前和自己最近的楊修。
這小夥子根正苗紅,又是個有才之人。
不隻是劉協,劉徹都對這人十分期待。
上次許都政變之後,楊修很快就被赦免,還在劉徹的默許下成為了劉協的近臣。
劉徹也是希望讓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後代多接觸些有才的人,好快速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帝王。
然而讓劉徹沒想到的是,如今的劉協卻是在楊修的輔助下,逐漸成為了“反曹”陣營的一員。
包括這次血詔的注意,也是楊修為主策劃出來的。
楊修初一聽到袁紹撤軍的小心,心裡也有些奇怪。
不過很快他就從袁紹的性格經曆中分析出了原因。
“陛下,這事其實也怪臣。
我當時確實忽略了一些袁紹性情方麵的因素。”
使個眼色屏退旁邊的宮女後,楊修小聲道:
“袁本初此人一生過得太順,自尊心極強。
恐怕這次他是在和能比他還有號召力的那個人賭氣。
依臣看來,咱們需要改變一下策略了。”
劉協恍然大悟。
“怪不得呢,按說袁本初能一路成長為天下最強大的諸侯,不可能是個草包。
這次的舉動,弄不好還真是賭氣的行為。”
頓了頓,劉協又有些擔憂地問道:
“隻是如此一來,袁紹豈不是要被曹操打敗?
他一敗,天下諸侯肯定就不敢再受製與咱們的那份血詔了。
必定會爭先恐後交好曹操,解釋出兵聲援的原因,到那時,曹操豈不是更加強大了?
到頭來我們豈不是為曹操做了嫁衣?”
楊修看著陛下焦急的樣子,不由哈哈大笑。
“陛下,不要著急。
這事沒那麼簡單!”
“您認為,天下諸侯會由著曹操成為獨霸河北、中原的大勢力嗎?
曹操即便打敗了袁紹,您覺得他能短時間內消化掉整個河北的勢力嗎?”
經楊修這麼一說,劉協倒是輕鬆許多。
“那咱們接下來要怎麼處理後邊的事情?”
“其實不需要陛下著急做什麼,您是天子,自然應該穩坐宮中。
隻需要在曹操回來那天,您裝作什麼事都沒發生就行了。
血詔隻有一份,還在您的手上。
您覺得在沒有那份血詔做證據的前提下,這天下有人敢強行定您的罪嗎?”
劉協這才意識到,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立於不敗之地的人。
隻要天下還是群雄並起的亂世,手握天子的那方就不敢輕易讓朝廷、皇家的威嚴受到損害。
曹操野心之大,謀略之深,他就更不可能因為各路諸侯出兵聲援這種不痛不癢的事為難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