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早朝上的事情,很快以詔書的形式傳遍天下。
尤其是靠近中原、河北的地方,更是掀起軒然大波。
病情好轉、臉色也逐漸紅潤的袁紹,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召集所有重要人物在信都議事。
就連長期在外邊的顏良、沮授也派出沮授參加了議事。
“諸位,現在河北局勢對咱們十分不利。
你們說,誘導異族入侵、聯合異族抗曹這事,做得到底對不對?
我怎麼感覺事情的結果和我想的不太一樣呢?”
一向自詡威望最高的袁紹,在得知天下人竟然響應朝廷,把自己當反賊之後,心裡也有點發毛。
即使自己主力還在,不怕打仗,但和天下人為敵,也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本來不還是天下諸侯共同圍攻曹操嗎?
怎麼過了個年風向直接反過來了?
自己暫時利用異族對付曹操,那不也是無奈之舉嗎?
隻要能打敗曹操,讓異族得意幾天又能如何?
到最後隻要自己振臂一呼,有的是忠臣義士去趕跑他們。
“主公,天下人就是這樣,一切向利益看齊。
前邊因為利益他們可以支持您圍攻曹操,現在有陛下發話,還有抵禦外族的大義在,他們當然可以為了名聲和利益來攻打您。”
好久沒有見到袁紹的沮授,很快就指出了問題所在。
“曆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假如這一戰您勝了,以後史書裡您就是設計利用異族擊敗國賊的英雄。
所以,彆管外界怎麼說怎麼做,咱們隻需要擊敗曹操,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就行。”
沮授做人還算知道分寸,話也隻挑好的說。
彆管他內心是怎麼認為的,但表麵來看,袁紹現在確實到了隻許勝的地步。
既然自己選擇了追隨袁紹,那一定不能讓自家主公蒙塵。
一切對主公不利的話都不能說,要給主公以及麾下將士底氣和信心。
大家全力以赴渡過難關,以後還是一片光明。
“嗯,公與說得不錯。
主公您現在手握重兵,還有那些異族的大軍做盟友。
曹操在河北不過幾萬精銳,那些湊數的屯田軍和新兵不值一提。
隻要您能找機會消滅曹操的主力精銳,這仗必勝。”
田豐心裡也門兒清。
現在這局勢,就是隻有一條向前的路,根本沒法回頭。
借助異族的力量打內戰,就這一點,但凡主公一敗,絕對名譽掃地。
而且現在這個節骨眼,他們這些當謀士的,還不能往壞了分析。
絕對不能讓袁紹產生一敗就萬劫不複的心思。
見沮授定下了大方向,田豐自然附和他。
“一點回旋的餘地都沒有了嗎?
連講和的機會都不存在了?”
袁紹也不是傻子,當前形勢他看得出來。
有些話田豐、沮授沒說,不代表就不存在。
但袁紹心裡還是抱著一些希望的。
那就是萬一不勝,是不是能保住自己的名譽、地位。
哪怕以後不當一方諸侯,在朝廷裡掛個閒職,做個不問世事榮譽三公也行。
家族的榮耀,可不能毀在他這一代身上。
“主公,現在希望有回旋餘地的,應該是曹操才對。
那些諸侯們一個比一個精明,他們怎麼會為了陛下一紙詔書,屁顛屁顛跑來和異族交戰?
聲援已經是他們能做的最大限度。
所以咱們的對手,隻有曹操一人。”
沮授知道袁紹心裡還抱有幻想。
知道他舍不得自己四世三公的地位、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