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高遷兩人率領三千騎兵,一路在山間穿行。
北出居庸縣之後,道路逐漸難行。
好在有歸順的烏桓騎兵做向導,加上田疇給的幾個經常在這一代打遊擊的遊俠輔助。
速度也沒受到多大影響,總能給他找到適合騎兵奔襲的路徑。
“將軍,還請暫停行軍,前方有兩條路可走,咱們得商量下怎麼走。”
距離北口大營不太遠的地方,身邊的向導突然叫停了部隊。
曹休對這代不是很熟悉,隻能先停下來聽聽向導怎麼說。
同時他對烏桓向導不是百分百相信,還特意叫來一個遊俠,加上副將高遷,四個人單獨來到了一處視野開闊的地方。
“將軍請看,咱們腳下的穀道向北直通北口大營。
正麵上去的話,敵人居高臨下,咱們怕是隻有挨打的分。
從這往東走,有一條可供兩馬並行的小路,可以瞞過北口的敵人直通其身後的野狐嶺。
向西有條水路,可以沿河道直通北口西側高山。
假如是奇襲,這兩條路都可行。”
曹休看了眼身邊的遊俠,並沒有馬上做出決定。
那遊俠會意,連忙補充道:
“他說得沒錯,是有這麼兩條路可走。
但要是比較來看的話,野狐嶺更隱秘,而且北口後方地勢比較平坦。
有利於咱們騎兵擺開陣勢突襲。
另一條水路時常會有士兵取水,而且西側的高山比較陡峭,適合步兵和弓弩手埋伏。”
曹休聽取兩人的建議後,心裡也開始盤算起來。
假如敵人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隻常規的防禦大營,那自己走西邊居高臨下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敵人有所防備,西邊水路怕是就不那麼安全了。
並且騎兵下馬作戰也不是什麼好事。
東邊相對隱秘的小道首先不容易被發現。
其次,即使對方有防備,最多也就是正麵和左右加強防禦。
野狐嶺能派去一隊斥候時常巡視警戒就頂天了。
相比之下,還是選擇東邊更適合自己的騎兵作戰。
看了眼高遷,曹休問道:
“老高,你覺得呢?”
“將軍,要我說的話,肯定是怎麼舒服怎麼來。
蠻夷少智,他們想不到那麼多的。
走東邊絕對比走西邊強。”
再三權衡之後,曹休最終決定從東邊隱蔽前進。
西邊隻派少量部隊沿路觀察敵人動向,順便在西側高山上當個疑兵。
做好決定後,曹休一馬當先,率領大軍進了東邊小路。
田疇支援的幾個遊俠則是帶領少量士兵,一路向西邊水路而去。
……
一天之後,曹休在黃昏時分摸上了野狐嶺。
經過仔細探查,確定周圍沒有敵軍後,曹休立刻命令大軍就地休整。
同時派出斥候聯絡西邊的小部隊。
目的是告訴他們自己襲擊敵軍大營的時間。
深夜,整個北口大營附近儘是一片黑暗。
由於是陰天,天上連月光都沒有。
唯獨大營那方圓幾裡地亮著幾處火光。
大營裡多半烏桓士兵都已經進入夢鄉。
隻有少量值守的士兵三五成群,聚在某堆篝火旁打著盹。
“所有人,帶上引火之物,裹上馬蹄,逼近敵營之後等我命令衝鋒!”
曹休拔劍在手,率先騎馬出擊。
身後士兵都安靜地跟在曹休身後。
距離敵營二百米的時候,曹休對身邊的親衛說道:
“舉火,給西邊友軍發信號!”
火把剛亮起,西邊山裡就有一處微弱的火光回應了曹休。
“等西邊吸引敵軍注意後,大家兵分三路,衝擊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