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遼這個對手,劉備一肚子都是苦水。
早年張遼在董卓、呂布手下的時候,自己就多次在他手下吃癟。
後來張遼到了曹操手下後,又分彆在徐州、突襲許昌兩次戰役中讓劉備受挫。
可以說劉備對張遼是又愛又恨,又氣又怕。
這人忠義堪比關羽,帶兵不輸當世任何一位名將。
武勇又是不亞於張飛這樣的猛將。
幾乎是六邊形戰士,沒有明顯短板。
雖說劉備對於徐庶的能耐很是認可,但畢竟沒見過徐庶打仗。
直到出發前他都是提心吊膽的。
“大哥,張遼他再厲害,也不過隻有一個人。
論勇武,我和二哥都在他之上。
論計謀,他一個領兵廝殺的,還能比得過元直嗎?
也不知道您到底再怕什麼?”
張飛還是一如既往地竟說實話。
劉備被張飛說得老臉一紅,不好意思地看向徐庶。
“元直,咱們為什麼一定要找機會贏張遼一次呢?
直接用你的方法寫信給曹操不行嗎?”
徐庶對張遼也多有了解,早就想好了怎麼對付張遼。
見劉備發問,徐庶笑道:
“主公不必擔心,咱們這仗是立威之戰。
我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會選擇對張遼下手的。
而且,咱們也隻是象征性的贏他一次。
讓曹操知道咱們不好惹就行。
沒有這一層保障,我的計劃就不能保證順利實施。”
徐庶都這麼說了,劉備也就不好再多問什麼。
隻能強行忘掉張遼之前給自己造成的那些心理陰影。
硬逼著自己堅定地和張遼打一仗。
……
“將軍,最近南邊劉備、劉表他們很不安分啊。”
此時張遼在宛城的府衙內,侯成這個斥候頭子,正在彙報最近的軍情。
“兩家之間時常拿新兵對戰,勝負一分就各自回營。
也已經成了習慣。
平時我很少見有對麵大將親自帶兵出擊的情況。
但這幾天時常有斥候回報,說劉關張三兄弟似乎在領兵步步向咱們的防區靠近。”
“哦?劉備剛從長沙回來,這才多久,就又打起宛城的主意了?”
張遼自從曹真走後,便帶著這些呂布舊將全麵接收了宛城防線。
一邊鞏固城防,一邊在周邊剿匪或是和荊州軍打仗練兵。
主公的命令是守好防線,不要輕易去挑釁南邊的劉表。
一切等到完全消化河北勢力之後再作打算。
基於這點,張遼一直都和荊州方麵默契地小打小鬨練兵玩。
沒成想劉備這家夥居然會在這個時候突然領兵來挑釁。
“要說起來也不太應該啊。
劉備現在正依附劉表,他不跟著劉表一起想辦法對付孫策,總打咱們的主意乾什麼?”
一旁的宋憲也是一頭霧水。
明明劉備根本就打不過自家將軍,兵力上他也處於劣勢。
現在來挑釁,他就不怕荊州兩麵受敵嗎?
“不管他想乾什麼,咱們都不能掉以輕心。
這樣吧,先派一隊先鋒軍迎上劉備,探探對方的虛實。
之後在根據情況做相應的準備。”
張遼不希望直接和劉備發生衝突,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打破主公的部署。
為今之計,隻能先弄清楚劉備是什麼意思。
自己作為被動的那一方,才能不給任何人留下口實。
說乾就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