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五月,劉徹一邊繼續整合河北勢力,一邊配合孫策彙獵荊州。
同時也按照徐庶信中的請求,派遣曹丕、李典率領一千虎豹騎趕往上庸和劉備會合。
曹丕等人剛走,荊州方麵就有了動靜。
這天,劉徹閒來無事,叫上郭嘉、夏侯淵,準備去河北降卒聚集的兵營看看。
想要加速收編這些跟隨袁紹一起投降過來的士兵。
快些把他們打亂混編進原有的部隊裡。
剛出丞相府,就被一個文士打扮的人攔了下來。
那人一臉風塵仆仆,從一輛顛簸的快散架的馬車上下來。
身邊除了馬夫之外沒有其他隨從。
“敢問尊駕可是當今丞相曹孟德?”
那人一見到正要上馬的劉徹,就小跑著迎了上來。
臉上止不住的欣喜。
“退後!丞相尊駕豈是隨意能接近的?”
不等劉徹反應,身旁的夏侯淵就先一步拔劍在手,擋住了那人。
“哦,是是是。
在下荊州傅巽,有要事求見丞相。
剛才過於激動,這才冒犯了丞相尊駕,還望恕罪。”
傅巽自覺失態,趕忙後退。
“傅巽?當年的義陽侯傅介子的後人?”
劉徹一聽姓傅,在看那人士族的打扮,第一反應就是問他的出身。
“丞相果然見多識廣,在下正是義陽侯後代。”
傅巽沒想到丞相居然對先前的人物如此了解,還能第一時間和自己對上號。
本來還有些忐忑的心情,也逐漸放鬆下來。
夏侯淵看這架勢,也很識趣地站到了劉徹身後。
“早先朝廷征辟你為尚書郎,這麼好的位置不做,為什麼要去荊州客居?”
劉徹一邊詢問傅巽,一邊轉身向府裡走去。
心裡對傅巽的到來多少也有了點猜測。
多半是荊州士族那邊嗅到了危機,這是要提前為自己找後路了。
彆的不說,單憑蔡瑁早年和曹操的交情,荊州士族也不可能不來自己這邊攀攀關係。
傅巽見對方問話之後並沒有等著自己回答的意思。
加上中間的過程太過複雜,也就沒有繼續糾結那個問題。
“今日我到此,是代表荊州士族,來和丞相彙報荊州情況的。
您看是不是……”
傅巽拿不準對方的態度,不敢越過夏侯淵直接跟劉徹進府。
隻能在原地言語試探。
劉徹這會心思已經跑了,聽到傅巽的話,他下意識地答道:
“哦,請進府裡詳談。”
說完就沉思這直徑進了府。
傅巽得到允許,連忙道謝,同時還不忘給夏侯淵、郭嘉比出一個“請”的手勢。
等兩人回應後,他才低著頭跟著一起進了府。
“說說吧,這次你來是奉劉表的命還是替彆人來的?”
書房之內,劉徹已經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想好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和應對的辦法後,他才開口詢問傅巽。
“回丞相,這事不關荊州政務,在下隻是代表底下的聲音。”
“那就是劉表不知道咯?”
“可以這麼說吧……”
見傅巽承認劉表不知道他來,劉徹不由一陣心驚。
因為之前徐庶的信裡著重提過這一點。
不但如此,徐庶猜測可能來許都求見的人裡,就有傅巽。
能把一件事算計到這麼準確的,普天之下恐怕也就寥寥數人。
包括兩世為人,經驗老到的劉徹,都不敢說自己事事都能算得這麼準。
“這徐庶到底是個什麼神仙?那天自己拒絕用他母親逼他投誠,是不是有點托大了?”
進一步感受到徐庶的恐怖後,劉徹心裡不禁有些後悔當時裝13了。
“荊州現在不是還在劉表手裡嗎?
你們這就打算放棄劉表了?”
既然和徐庶的猜測都對上號了,接下來傅巽想說什麼,劉徹也都能猜到了。
為了儘量不破壞當前的平衡,劉徹不打算和傅巽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