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上看,三家彙獵荊州是利益一致,誌同道合的結果。
但實際上隻是互相利用罷了。
尤其孫、曹兩家。
劉徹是不希望孫策在荊州獲得主動權,硬頂著河北大戰還沒恢複過來的壓力,強行參戰。
目的就是控製荊州核心南郡。
孫策眼看曹操在河北大戰中獲利巨大,還是完勝並非慘勝。
本身希望曹袁兩敗俱傷的想法落空。
為了不被曹操拉開距離,他必須儘量多地搶奪荊州資源。
最少要掌握大江以南的絕對控製權。
當年急著打江夏就是因為這一點。
如今眼看隻要再拿下長沙、桂陽,就算基本達成目的。
孫策不敢落後與曹操。
他必須搶在曹操完全掌控南郡之前,在荊州站穩腳跟。
士燮倒沒那麼多心思,有大佬在前邊頂著,他也不過是趁機撈點油水。
而且他也不需要擔心喝不上這口湯。
他這一路,可是分散劉表防禦力量的重要一環。
否則孫策也不能主動邀請自己彙獵荊州。
“大哥,探聽清楚了。”
此時孫策大營內,跟隨孫策從正麵進攻的將領已經全部到位。
負責斥候工作的孫權,正想孫策彙報自己探查到的消息。
“長沙守將劉磐、黃忠等人已經調到了桂陽,目的應該是對付士燮。
現在長沙守將是之前黃祖手下的都督蘇飛。
黃祖去許都上任時,並沒有帶走他手下那幾個得力的將領。
而是帶了自己兒子,和一個剛投奔的水賊。”
“關羽和趙雲兩人現在在哪?”
孫策最擔心的還是這兩位,其餘荊州將領能讓他正眼看一眼的幾乎沒有。
“據探子彙報,關羽、趙雲似乎被調回了長沙。
這會應該已經到了有幾天了吧。”
“唔……”
孫策一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就沉默了。
倒不是他多怕這倆人,而是有這倆人在,長沙守軍還且的堅守呢。
打消耗戰他能打,但目前時間他耗不起。
總不能曹操、士燮都攻下目標之後,自己還在長沙邊境和關羽、趙雲打著玩吧?
“黃祖這老東西,人都調到許都了,心卻還在劉表這。
蘇飛、陳生、鄧龍、張虎這幾個他的死忠居然一個沒帶。
有他們水戰的經驗,再加上關羽、趙雲統率,咱們真是一點便宜占不到啊。”
水路兩邊長沙都有高手在,這對孫策而言是極其不利的。
本以為三方彙獵能讓關羽、趙雲最少被調走一個。
沒成想隻調走了劉磐、劉虎這兩個劉表的侄子。
實際上長沙守備力量約等於沒變……
“劉表這老小子到底怎麼想的?
南郡不要了?
蔡瑁那幾個草包能在陸路乾過曹操的精兵強將嗎?”
“主公,事已至此,懊惱也沒用。
不就是劉備手下兩個有點名氣的將領嘛,我覺得不至於讓咱們寸步難行。”
周瑜心裡覺得這事確實棘手。
但大戰在即,士氣和軍心很重要。
他必須保持鎮定,不能讓主公的情緒擴散開來影響到其他人。
“說到底他們倆不過是一介武夫,不是所有計謀他們都能防得住。
您身邊不是還有我和陳端、王鬆嘛?
隻要我們多費點心,總有讓他們倆上當的時候。”
“大哥,公瑾說得對。
據我所知,曹操那邊好像也不輕鬆。
蔡瑁似乎並不像想象中那樣對守衛荊州的事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