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劉備說過,孟達是當時響應陛下血詔從益州來的荊州。
按說他是劉璋心腹,又是荊州劉表的客將。
為什麼今天言語之中竟是賣主求榮的話?”
赴約結束後,曹丕在回去的路上一臉不解地和李典討論著。
要說也奇怪,孟達這個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人。
竟然為了協助攻打白帝城,費儘心思地把自己約了出來。
而且曹丕、李典在赴約前,擔心的所有事都沒發生。
孟達就帶了兩個心腹隨從,在約定地點連續等了好幾天。
見麵也沒有什麼爭吵、揶揄、陰謀、算計。
就是簡簡單單地表達了益州眾人對劉璋很不看好。
希望有一個英明的主公能接手益州,帶著他們一起成就大業。
“公子,這事有蹊蹺,但我又找不到任何證據。
興許孟達是真心要歸順咱們?”
李典也是一臉懵,你要說劉璋的益州被馬騰打得殘破不堪了,劉璋無力反抗,準備投降了。
這時候為了自己以及益州其他官員士族的未來,站出來尋找靠山,還說得過去。
哪有自己主公和所處勢力還完全強盛的時候,主動要求賣主投降的?
要說是個陷阱或是陰謀吧,孟達他圖什麼呢?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曹軍和益州還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
你就是想算計點什麼,這個階段怕是也不容易成功吧?
想來想去,兩人隻能拿孟達被滯留在荊州,心裡有怨言,這才有了拋棄舊主的想法,來解釋一切。
“不過好在孟達給出的條件停不錯。
佯攻白帝城的時候,他要真能幫著騙開城門。
那可就有樂子看了!”
“反正咱們的任務不在白帝城,而是在將領甚至襄陽。
白帝城會不會被打下來,對咱們來說影響不大。
完成任務之前看看樂子也是不錯的。”
兩人就這麼你一句我一句談笑著回到了秭歸城。
這件事,按照孟達的請求,兩人選擇了保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三天已過,也到了出兵白帝城的時候。
劉備不想把事情鬨得太大,於是沒有給曹丕的虎豹騎打野戰的機會。
直接選擇了正麵圍城的策略。
而且按照劉備的意思,應該是隻圍不攻。
就在白帝城城外耗上十天半個月,然後就當劉璋看破了馬騰的調虎離山之計。
石韜受了徐庶的托付,自然儘心儘力為劉備謀劃。
哪怕隻是暫時效力,也得把事情做好。
這是來自飽學良才的驕傲。
“皇叔,按您的意思,儘量不主動發生摩擦。
隻用圍城來震懾劉璋。
要想達到這個目的的話,最好的方法是增兵。”
石韜了解到劉備的真實想法後,立刻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劉備聞言,疑惑地看向石韜。
“廣元,你這話說得我怎麼聽不懂呢?
既然要減少摩擦,為什麼還要增兵?
難道是想把城裡的守軍都嚇跑不成?”
石韜見劉備發問,搖頭笑道:
“皇叔想到哪去了?
我怎麼能未被您的意思,讓白帝城被攻下來呢?”
“那你這麼做是要乾什麼?”
“皇叔,您這就叫當局者迷。
您想啊,喚作是您在守城。
這時候有一支人數相當,甚至還比守軍人數少的軍隊來圍城。
第一時間您想到的是什麼?”
“那還用問,當然是主動出擊,以多打少消滅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