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一年夏,張鬆、諸葛瑾分彆把四方聯盟改為孫劉聯軍的消息帶回了益州、江東。
孫策、劉備都大為振奮。
兩人也暫時拋去了互相懷疑的心思。
同時把目標鎖定在消滅曹操上。
經過商議,孫策率領主力駐軍丹陽,摩拳擦掌準備從合肥、廣陵一線再度試著打開進軍中原的通路。
荊州方麵則由關羽、黃忠、徐庶、李嚴、黃權、嚴顏等人全權負責。
不需要有多大成果,最少要頂住宛城曹仁軍團的攻勢。
有條件的話,最好是能重新奪回新野、上庸一代。
劉備則是率領麾下主力,配合諸葛亮、龐統、法正三大謀主,爭取通過巴郡、梓潼北上奪取漢中。
整個孫劉聯軍,基本上是采取主動進攻的態勢。
劉民也在孫劉聯軍的擁護下,正式襲爵弘農王。
暫時把行宮設在了江東荊州的交彙處長沙郡。
張任加封王府郎中,負責率軍守衛弘農王。
而劉徹那份承認弘農王的聖旨,直接被孫劉聯軍隱瞞、無視。
昭告天下的,隻有劉協唯一送到益州的那一份不承認的聖旨。
這一行動,也讓好多在野人士和儒生、文人們,對本來形象有所好轉的曹操,再次深惡痛絕。
民間聲討的聲音此起彼伏。
甚至出現了效仿當年陳琳《討賊檄文》而寫的《新討賊檄文》。
消息傳到許都後,劉徹前一段時間剛穩定下來的情緒,又一次被引爆。
這天,劉徹召集麾下所有在許都的文武齊聚相府議事。
人剛到齊,劉徹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這些天來收到的各方消息,一股腦扔到了眾人麵前。
“看看,這就是咱們拚儘全力效忠的陛下乾的好事!”
一想起劉協不跟自己商量就私自派出信使傳旨的事,劉徹起就不打一處來。
“真是豬一樣的隊友!
弘農王的事,隻能疏導、甩鍋。
怎麼能這麼強硬不將情麵的拒絕呢?
現在好了,就剩不小心傳出去那一份聖旨。
我緊跟著傳出去的那些聖旨都白搭了。
這幾年好不容易扭轉的名聲,又臭了!
我不過是想安安靜靜匡扶個漢室,你說他們何必死咬著以前的那些破事不放呢?
想當個忠臣,就這麼難嗎?”
劉徹在上邊一通發牢騷。
郭嘉等人則是在下麵低著頭假裝認真看那些情報。
根本不敢抬頭和劉徹對視,也不敢接話。
“陳琳!你看看這個!”
覺得發牢騷不足以發泄的劉徹,一眼在人群中找到了正低頭發呆的陳琳。
當年劉徹剛到這裡的時候,正好是袁紹發矯詔號召天下人討伐曹操的時候。
那份把曆史上的曹老板頭風病都罵好的檄文,也被劉徹這個接鍋地給承受了。
“是,主公。”
陳琳被劉徹點名,嚇得立刻小跑著來到劉徹身邊。
恭敬地伸出雙手去接劉徹遞給他的東西。
生怕慢一步就被逮住把柄,成了出氣筒。
“你看看這個人的文采,和你當年那份檄文比,誰更犀利些?”
“這……”
陳琳這輩子做得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當年那份檄文寫得太認真了。
導致跟隨袁紹一起投降過來後,每天都擔心被翻舊賬。
沒想到小心翼翼這麼久,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
“回主公,這……這檄文一定比下官文采好。
下官……”
劉徹一看陳琳被嚇得話都說不利索了,無奈伸手打斷了陳琳。
“你抖什麼?
我有那麼可怕嗎?
再說,我讓你看檄文、讓你比文采,不是為了翻舊賬。
你慌什麼?”
“不是翻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