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打得你死我活,身在後方的劉協也沒有閒著。
按照他和楊修商量的計劃。
在荊州開戰一個月後,劉協也開始頻繁地接觸劉表、袁紹等人。
劉協的認知裡,這些人雖然都已經不問世事,安心地在許都養老。
但他們畢竟都是曾經雄霸一方的人物。
曹操勢力裡,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這些人的舊將。
能死心塌地地跟著曹操東征西討,完全是因為他們舊主被曹操給迷惑蒙蔽了。
有舊主的背書,他們自然也就任命了。
要想按原計劃瓦解曹操的統治,就得先把袁紹等人給籠絡過來。
在合適的時候,讓袁紹等人聯絡舊部,在內部蠶食瓦解曹操。
這樣自己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有了這些人的支持,劉協也就不用再擔心劉民這個弘農王。
不僅如此,他也不用在時刻活在曹操的陰影下。
也不用擔心有一天曹操不高興了,隨便找來個漢室後裔,來取代自己。
楊修因為隻是個相府主簿,所以並沒有跟隨參與戰爭。
丞相府主人都不在,楊修平時也就沒那麼多公務處理。
這段時間,一有空,楊修就會往宮裡跑。
反正他頭上還掛著“給事中”的頭銜。
出入皇宮不受阻攔。
“陛下,最近我已經陸續聯絡好了朝廷裡的漢室忠臣。
他們對於咱們拉攏劉表、袁紹的想法都是支持的。
目前曹操在荊州和關羽他們打得天昏地暗。
看來應該是無暇顧及許都的事情。
荀令君一人負責內外物資調配、政務、軍務,早就忙得團團轉。
更是沒有餘力操心其他的。
已經到了咱們正式和袁紹、劉表攤牌的時候了!”
與書房裡,楊修一臉興奮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劉協。
劉協聽後表情也變得欣喜。
“我就知道這兩天德祖回來找我說這事。
既然時機已到,那事不宜遲,我這就找個借口傳召袁紹他們。”
“且慢!”
楊修伸手攔住了正要下旨的劉協。
“陛下,劉表、袁紹不能一起見。
我為兩個人分彆準備了不同的說辭。
一起見的話不能同時照顧兩人的情緒。
袁紹舊時的勢力最大,我建議先召見袁紹。”
劉協一想也是。
袁紹和劉表還沒來許都的時候,就經常不對付。
而且袁紹是公卿世家,正經的士大夫代表。
劉表漢室宗親,兩人在某些地方是有衝突的。
確實不能一起召見。
“那就任憑德祖安排。
到時候見了袁紹,我隻在一旁附和、撐場麵。
具體怎麼拉攏,德祖你看著辦吧。”
兩人商量了一些細節後,劉協當即派人把袁紹請了過來。
剛收到邀請的時候,袁紹還有點納悶。
因為自從自己心服口服,歸降曹操以來。
陛下對自己的態度就時常不冷不熱。
袁紹隻當是陛下對曹操以前做的那些荒唐事有怨氣,見自己跟曹操化敵為友,還走得那麼緊,陛下隻是耍小脾氣而已。
但是最近這個把月時間,陛下隔三岔五就會找個理由召見自己。
小到想找人下盤棋,大到談論些朝會之上發生的事情。
反正都是那種無關緊要,可召見可不召見的理由。
距離上次請自己一起喝茶賞秋景才過去不幾天,今天居然又來請。
“奇怪,最近陛下是怎麼了?
我這處於半隱退狀態的老家夥,怎麼突然這麼受待見呢?”
實在想不明白的袁紹,不由地跟自己妻子劉氏嘟囔了幾句。
劉氏也是陪著袁紹一路走來,見慣了各種大場麵的人。
對於最近發生的事情,也有些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