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一回到廣陵,就忙得飛起。
每天除了和臧霸在一起商討軍務,就是親自去軍營檢閱士兵。
陳登、陳珪父子好幾次想跟夏侯惇單獨見麵,都被夏侯惇推掉了。
也不是夏侯惇有所察覺,而是劉徹走前叮囑過他。
所有行動隻和臧霸提前交代。
到行動的那天,再通知下去。
畢竟是在合肥大家就商量好的戰略,夏侯惇沒必要再和其他人一起商議。
而且劉徹給夏侯惇的時間也不多。
讓他一到廣陵就派人往合肥送信。
信使一來一回的時間,就是夏侯惇能用來做準備的時間。
所以夏侯惇壓力大,自然也就沒有閒情逸致去和陳登父子見麵。
這也導致陳登父子想套話後提醒江東的心思越發的淡化。
畢竟他們也隻是不想劉備跟著孫策受連累。
情況允許的話,他們倒願意幫一把。
並不會舍了自己的命,去幫孫策。
眼看一直找不到機會,兩人也就慢慢放棄了。
就當所有人都漸漸把曹操已經率軍悄悄到達江淮的事情淡忘的時候。
忽然有一天,孫策的江北岸防線開始陸續受到攻擊。
“公瑾,舒城附近現在是誰在守衛?”
收到各處求援的孫策,火急火燎地叫來了周瑜。
一上來就急切地詢問其各處據點的情況。
周瑜本來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正要再次提起謠言的事。
但還沒等周瑜先找孫策,前線就急報頻傳。
顧不了那麼多的周瑜,隻能先靜下心來幫著孫策處理眼前的事情。
大概想了想後,周瑜指著地圖道:
“韓當在舒城,黃蓋在舒縣,曆陽附近負責的是陳武。
賀齊在咱們身後的蕪湖,朱桓在於湖,仲謀在無為水寨。
至於東邊,陸遜和魯肅主力屯兵江都,丹徒、曲阿分彆是徐盛、潘璋在守。”
孫策跟著周瑜指的地方一一看去。
然後拿出戰報對照著看了一會。
“韓當在舒城有萬餘守軍,假如按照我的命令堅守不出的話。
張遼最少得有三倍的兵力,才能逼得韓當向我求援。
曆陽、舒縣、江都等地情況也都差不多。
這麼算下來,張遼想要同時逼迫五六個咱們江北的據點求援。
最少得有十五萬大軍。
就算他兵貴神速,一支部隊當兩隻用。
那也得七八萬大軍。
整個江淮地區,張遼能隨時調動的兵馬有這麼多嗎?”
“那倒是沒有……”
說到這周瑜突然想起來之前謠言的事情,當即就要趁機提醒孫策。
還沒等開口,孫策就搶先一步道:
“既然沒有,那張遼想搞這麼大動靜,就必定要動用江淮地區其他城池的守軍。
也就是說,現在張遼治下的這些城池,守軍都被抽調空了?”
孫策的判斷,算是基於曹操沒來江淮的基礎上,比較正確的了。
說得有道理,周瑜肯定要給予肯定。
總不能人家正說一呢,你忽然回答個二來煞風景。
想了想,周瑜還是決定先跟著孫策的思路往下說。
“要是假設江淮隻有張遼、夏侯惇在守的話,伯符說得沒問題。”
“嗯,張遼也是夠大膽的。
為了打破咱們的封鎖和圍攻,居然選擇放棄城池的防禦,跟咱們打對攻。”
孫策在腦中大概計算了下兩邊的兵力。
發現自己身為江東之主,親自率領主力來作戰。
帶的兵馬、輜重比張遼多很多。
即使向各處派援軍,支援他們和張遼大勢均力敵的野戰,孫策身邊都還能有數萬的剩餘兵力。
完全實力的壓製下,孫策那顆好戰的心也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