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皇上不惦記著金葉子的事,他們所有的算計馬上就煙消雲散了。
不過楊震想著想著,腦子就開了小差,覺得封建王朝真操蛋,所有人都要圍著皇上一個人轉。
他越重視什麼,大家就拚命往那方向上鑽營,然後那個地方就變成爾虞我詐的是非之地,各路大佬就開始各顯神通。
哪一天,要是皇上想吃嶺南的荔枝,能累死幾萬牛馬。
楊震突然覺得要是造個謠,說高麗有千年人參,吃了能延年益壽,活上兩百歲不成問題。
估計皇上就不止是派英國公去鎮守邊關了,說不定準備禦駕親征。
高麗將大難臨頭,不歸降的話,就用百萬鐵蹄踏平高麗。
當然,這也不是包贏的,前世的曆史,就有個皇上在高麗那邊栽了大跟頭,導致朝廷被顛覆,江山易主。
說起邊關問題,昨天殿試,楊震聽到皇上說姚信吃了敗仗,也是非常重視,所以他大半個早上,一直在看東北那邊的密報。
看了所有狼衛或早或晚送來的簡報,楊震從這些隻言片語中,拚湊出大概情況。
頓時,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甚至有點自閉,
他一個對軍事有點外行的人,都感覺到這不是在打仗,簡直就是在過家家。
彆的不說,單說糧草和裝備,很多數目不是對不上的問題,而是離譜到家。
朝廷撥過去的糧草,英國公姚信隻簽收了兩成。
如果說運輸太難,路上損耗八成,能說的過去,那裝備呢?裝備也少了近五成怎麼說,總不能說運送裝備的士兵,肚子餓了,裝備也能當飯吃不成?
那麼問題來了,皇上知道這些嗎?如果知道,但是沒有過問,甚至沒有發火,是不是意味著兵部給的解釋很合理,還是皇上根本就不在意這些細節?
如果不知道,一切都被蒙在鼓裡,事情較真起來,就有點大條了。
問題已經這麼多了,再炸出一個來,會瘋的。
楊震不敢深思了,可還是忍不住在想,狼衛送來這麼多簡報,梁王肯定是知道的,他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種事情發生吧?
由此可見,這裡麵也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梁王和英國公姚信的關係怎麼樣?是友好關係,還是互相看不順眼?
其次,那就是這些年來,狼衛所記錄的大小戰役了。
楊震沒有全部看完,但是能從中看出存在問題,大部分記錄都是小規模戰事大勝,大規模戰役都是慘勝。
規律如出一轍,所以楊震才會感覺到這不是打仗,而是在過家家,打仗能有這樣的規律可循,簡直離譜到家。
除非狼衛送的消息都是應付了事,根本不是真相。
但是無論如何,英國公姚信這麼多年都沒拿下高麗,這本身就說明存在的問題不小。
高麗這麼一個彈丸小國,憑什麼消耗得起這麼長年累月的戰事投入。
也許雙方領兵的將領存在某種默契,就是想這樣小打小鬨一直玩下去,各自都在挖朝廷的牆角,謀求私利。
雖然朝廷給物資可能不多,但是,也許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朝廷的補給,整片東北本身就存在巨大利益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