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都呆住了,如果是這樣,那封無略小的時候豈不是見過太祖和聖賢皇後,有沒有可能他就是聖賢皇後的小迷弟?
那麼問題來了,皇上想要的東西,問問他,不就清楚了,何必多此一舉,派秦彪去調查?
還是說,其中有什麼潛規則,不是天大的事不能去打擾國師,連皇上也不敢打破這個常規?
所以封無略是常年在閉關嗎?
如果是的話,突然出關一說要見百裡無懼,整個國師府馬上就動起來了,倒也正常。
所以李康到了國師府,才會見到一副兵荒馬亂的場景,受氛圍影響,才這麼急匆匆的樣子。
此外,國師封無略能這麼長壽,是不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就不好鬥?
在這個時代,百歲老人並不稀奇,楊震就見到過好幾個,他知道練武用來戰鬥,即便次次都能僥幸活下來,到了花甲之年,也是一身病。
練武要是用來養生,哪怕是二品武者,也能活到百歲。
隻不過對於武者而言,年輕時候都是爭強好勝的,也都想證明一下自己天賦異稟,更想闖蕩江湖,覺得天下那麼大應該去遊曆一番,才不虛此生。
養生,那是老年人才會考慮的問題,誰年紀輕輕就考慮養生呢?
可封無略似乎有所不同,他練武就是為了養生,估計活到現在出手的次數屈指可數。
楊震好奇,就問:“還有誰被國師一掌打死?”
李康搖搖頭,“沒了,就聽過這個。”
楊震追問,“醉仙樓都沒記載其他的?”
李康苦笑,“老梁王創建醉仙樓,是為了讓打聽點敵情的探子有個聚集的地方,醉仙樓可不像朝廷的史官,什麼都記下來。”
楊震沒想到醉仙樓原來是這麼來的,突然覺得老梁王創建了醉仙樓,是為了犒賞將士的,後來覺得這樣搞不太好,於是就變成狼衛辦事的地方。
要不然國師這麼重要的人,竟然都不詳細記載一下,等遇到事,那不是一無所知,被動挨打?
李康見楊震聽一句就沉思一下,突然也意識到什麼:“這些年來,國師府除了負責武舉的事情,沒有插手朝中任何事物,百裡無懼跑路了,證明國師沒有參與此事,少主不會懷疑上國師了吧?”
楊震搖了搖頭,“我沒有懷疑國師,就是事情很擰巴,國師府的地位高,但是國師又不管事,隨便點了個人來管,如果國師府的人被不懷好意的勢力滲透,做出一些危害朝廷的大事,先不說後果有多嚴重,就說責任問題,皇上能降罪國師嗎?”
聞言,李康覺得楊震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百裡無懼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足以說明現在的國師府已經不是以前的國師府,有準備插手朝廷事務的跡象。
說不定不止百裡無懼有問題,其他地位較高的人也蠢蠢欲動,他們之中還有可能是其他勢力培養的棋子。
關鍵是醉仙樓從來就沒對國師府進行監視,所了解到的事情隻是皮毛。
想到這些,李康突然道:“所以必須抓住百裡無懼,可他要是離開京城,想要抓他可不容易,不知道他會跑到哪裡去?”
楊震感覺百裡無懼跑去洞庭湖找金礦的概率很大,就是不知道梁王這麼多天都沒出現,是不是也在洞庭湖挖金礦。
如果是的話,就好玩了,百裡無懼在京城被搞得灰頭土臉的,跑到洞庭湖,以為無敵了,可以為所欲為,結果遇上了梁王,真是個可憐孩子。
楊震可以肯定,彆看百裡無懼風頭響亮,什麼京城青年一代的第一高手,遇上梁王,絕對會被一隻手捏扁。
因為梁王帶給他的壓迫感,比十個百裡無懼還強大的多,恐怕都不用梁王親自出手,他身邊那四個如金剛一般的大漢,就足夠把百裡無懼垂得腰酸背痛,青一塊紫一塊。
回過神來,楊震也不想就這事多說太多,因為很多人的意圖還沒完全表露出來,把一些猜測說給李康聽,完全沒必要,可能還會因此誤導了他。
此刻,李康不就想多了嗎?都準備當出頭鳥了,百裡無懼要抓,但是不能讓醉仙樓去抓啊!
應該皇上叫人去抓,同時向國師討個說法。
這些話也不好說給他聽,主要是扯起來話就長了,另外,目前和李康的信任關係,也還沒到無話不能談的地步。
於是,轉而道:“百裡無懼的事暫時輪不到醉仙樓管,你準備一下,後天就出發,儘快跟上三皇子一行人馬,記住了,收集精準的情報,及時送達才是你的首要任務,其他事情不要自作主張。”
李康本以為會聽到楊震長篇大論的分析,沒想到他都不想多提一嘴,愕然一下,覺得離開京城一段時間也好,局勢太複雜了,看不清全貌,而且和那些人比心機,自己差得不止一籌。
認真的點了點頭,馬上下去忙其他事情。
楊震也沒多思考這個問題,馬上思考朝廷如何應對東北增援的問題。
仔細深入思考,發現這個問題也很棘手。
首先,自從鹽鐵稅賦案爆發後,一般的小家族和百姓可不知道鹽鐵稅賦被梁王截留,更不知道還有另一個幕後主使,也刮了兩成。
百姓隻看到鹽鐵稅賦貪汙嚴重,而皇上隻是象征性的抓了鹽鐵司的官員而已,而且現在大部分人還都放了出來。
所以現在的朝廷在中小世家和百姓眼中是一種什麼情況?
那就是吏治腐敗,貪官汙吏橫行無忌,皇上昏庸無能。
更關鍵的是他們對鹽鐵新政的改革可能也不看好,讓一個世家掌握一個地方的鹽鐵經營,這鹽鐵價格不得漲到天上去,以後恐怕都吃不起鹽。
所以如今的天下百姓已經感覺到緊張,甚至是恐慌,怎麼可能還會為一心一意為朝廷出糧又出力?
一聽到征兵,恐怕要多遠躲多遠,聽到還要加賦稅,說不定準備逃荒了,因為活不起了。
其次,朝中官員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無論朝廷是否增援東北,都是一個問題,一旦動員起來,準備打仗,耗費巨大。
要是不增援,到時候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恐怕會丟掉半壁江山,整個南方將是高麗的囊中之物。
喜歡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請大家收藏:()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