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楊震也不會天真到去和他們普及人人平等是利國利民的國策,這種觀念。
想了想,轉而道:“那就退而求其次,派商人偷偷去販賣這些東西,但是要求一定要把糧食換回來。”
秦靳目光一亮,覺得這樣完全可以,用亮晶晶的目光看向謝開明,等著他點頭答應,而且親自去實施這個計策。
這麼明顯的暗示,謝開明自然是馬上意會,臉色馬上就黑了,因為這個計策把自己也算計在內。
試想一下,商人把朝廷的規定成貴重的物品偷偷倒賣給外族,一旦被發現,各地官員就會舉報。
這樣的舉報自然會被皇上壓下去,謝開明知道了計劃,自然也要把舉報的折子壓下去。
實在沒辦法,比如有重量級的人在大朝會提出,不得不處理一下,也一定高高舉起,然後輕輕放下。
地方官員發現無論怎麼舉報,皇上不管,內閣也不管,這不就把自己這個內閣首輔看成天下第一巨貪了嗎?
此外,這個計劃實施成功,漠北和西南各部族餓死無數人,史書怎麼寫自己?是個歹毒得無所不用其極的人?
謝開明頭皮發麻,內心即矛盾又複雜,朝廷如今麵臨內憂外患,自己這個內閣首輔要是不乾出一點成績出來,先不說能不能善終的問題,史書上肯定會留下一個“庸碌無為”的評價。
而楊震的計劃確實好,要是成功了,徹底解決了內憂外患的問題,在自己任內,把大覺王朝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想到這些,謝開明突然生出一種哪怕死了、哪怕背負罵名也值得的錯覺來。
即便失敗,頂多也就損失一些財物,風險小的幾乎可忽略不計。
說實話,什麼珍珠翡翠,金銀手鐲,他都看膩了,有時候覺得還不如平民的木簪子好看。
所以損失就損失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關鍵是,皇上已經心動了,要是不這麼做,就要拿出更好的辦法來。
要是有辦法,也不用商量到現在了,其他官員現在都老婆小妾熱炕頭,自己卻在這裡焦頭爛額。
讓提出這個提議的楊震去實施這個計劃更不合適,他現在還是個從五品的小官,又沒家世背景,擔不起這個重任。
謝開明想了想,覺得這事不能自己一個人扛,於是道:“皇上,此計可行,操作起來也簡單,但是還是把六部尚書叫來商議一下,以免他們不知道計劃,拖了後腿。”
楊震道,“這個計策不能讓太多知道,因為隻是派商人去做這個事,要是各部族知道完整的計策,商人就危險了,肯定是有去無回,所以保密非常重要,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謝開明用一種非常複雜的目光看了楊震一眼,緩緩道:“皇上,至少兵部尚書應該知道,沒有兵部的首肯,並且開出特批路引,無論是朝廷派人假冒的商人,還是真實的商人,也是寸步難行。”
秦靳覺得此言有理,要是把這事交代給各州府的地方官員去辦,人多嘴雜,難免會走漏風聲,而且也不一定能很好的配合。
但是有兵部去做這個事,那就不一樣了,商人有了兵部的批文,運送貨物自然是暢通無阻,地方官員也不敢管兵部的事,自然方便的很。
於是點點頭,看向高公公,“去把兵部尚書嶽大人請來。”
高公公微微一愣,顯然,沒想到皇上這麼急,竟然要連夜把人請來,這一來一回,至少都得個把時辰,但聖意難違,隻能領命而去了。
楊震後知後覺的發現,謝開明雖然支持這個計策,但是不想親自操刀這個事情。
這讓他有點意外,要知道,這可是一個肥差,因為需要的貨物從國庫拿,這幾乎零成本,賣到各部族去,那收入有一大半可以變成私有。
而謝家、家大業大,隨便從宗族中抽調一些人手,或者從旁支抽調一些人,就能吃下這塊肥肉。
而他卻推給兵部去做,這有點古怪。
楊震可沒覺得謝開明高尚到視錢財為糞土,他要是這樣的人,謝家哪來的萬貫家財?
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就在楊震有點走神的時候,皇上又道:“現在議論另一件事,楊震,你憑什麼認為隻要姚信吃了敗仗,高麗主力大軍一定會入侵?”
楊震回神,沉聲道:“陛下,據微臣所知,高麗這個地方太苦寒,加上高麗這些年來人口也膨脹的太厲害,自然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他們之所以發動戰爭,和漠北和西南的部族發動戰爭可不一樣,隻搶劫一點財物馬上收兵,他們是看上了幽州這塊肥沃的土地,一旦英國公潰敗,高麗怎麼會錯失良機,還等著朝廷增援呢?”
謝開明道:“可想要抽調西北大營和鎮南軍的精兵可沒那麼容易。”
聞言,楊震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這確實不容易,這不是皇上一封聖旨下去就能辦到的。
這不是合夥吃飯,你帶一隻雞,我帶一些蘑菇,大家一起吃小雞燉蘑菇這麼簡單。
首先主帥就很不好選,也許梁王,夏書明和姚信三人誰都不服誰,封誰當主帥沒什麼意見,但是抽調精兵他們的精兵,可就沒那麼痛快答應了。
因為這精兵抽調過去,如同肉包子打狗,無論打勝仗還吃了敗仗,抽調過去的精兵肯定回不來了。
這相當於兵權被剝奪一大部分,何況還都是精兵,那可都是寶貝。
這樣的精兵一萬比十萬普通士兵都要強得多。
所以不能在梁王、夏書明和姚信三人之中挑選主帥,而是要選一個沒什麼背景,但是會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人出來當主帥。
讓梁王,夏書明和姚信都知道,打了勝仗,功勞有了,派出去的精兵會回到自己手中。
可這樣的主帥去哪裡找啊!
楊震也頭疼,這種手裡明明有牌,可大小王不能一起出,想想就覺得很無奈。
要是梁王,夏書明和姚信這三人之中,有一個肯以大局為重,積極配合,這事就很簡單了。
但現實是,恐怕沒有人願意犧牲來成全大局,而皇上強壓的後果也許風險會更大,還有可能生出彆的事端來。
想到這些,楊震一時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謝開明的問題,他就是看明白這一點,才點了這麼一句,要是自己繼續口花花,肯定會被當做外行,不懂其中的門道。
喜歡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請大家收藏:()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