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朝堂,金碧輝煌。
眾臣雲列,大晉皇帝高座於上。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海公公話語還是那樣高亢尖細,作為無上大宗師,哪怕是太監,聲音也是悠長到了極點。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晉皇朝應當是不需要什麼太監的。
畢竟古代需要太監,是因為女子力氣也遠不如太監,故需太監做重活。
但是這個世界,有了內氣,女子的力氣也是足夠了。
太監在這個世界的地位,更主要作為大晉皇帝的貼身侍衛和一柄絕對忠誠的長劍。
下方臣子麵色各異,靜顯沉默,畢竟剛剛得知了聖地被滅的消息,這足夠讓人震驚了。
而位於左列的姬長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在幾位朝臣上奏了幾件朝堂之中不大不小之事過後。
大晉皇帝並沒有讓身邊的海公公開口,而是直接說道。
"朕欲立秦王姬長安為皇太子。
朕謂此子,實允眾望。可以則天作貳,可以守器承祧。
不知諸位愛卿有何看法,皆可說一二。“
“這……”
“這……”
眾臣聽言麵麵相覷,不知道應當說些什麼。
大晉朝很少真正的立過太子,所有人都明白,這是防止內亂的一種方法。
增加年邁的皇帝對於年輕的太子的壓製力,防止一些奪門的事情發生,防止朝堂內耗。
都是采用的秘密立儲的方式,現在卻直接立太子,可是十分少見的。
這件事他們內閣眾人也不知道這個消息,就算有人知道,恐怕也就隻有言輔臣一人知曉了。
這又是大晉皇帝越過內閣做決定,他們自不敢對大晉皇帝這個決定說什麼意見。
姬長安現在威勢遠甚。
他盟友覆滅聖地,這種外圍勢力雖也不能乾涉朝堂。
可那可是聖地啊,是朝堂最大的敵人。被滅了就是最大的功績。
他們隻是對於流程有些不太滿意。
言輔臣你作為內閣首輔,現在朝堂得到了這個消息。
卻沒有和內閣商議,難道你作為百官之首,就不能和皇帝乾一架嗎?
而二皇子聽得此話臉色一變,他知道老六做下此事。
父皇對其的看法自會有不同,但是卻沒有想到居然直接要封他為太子。
要知道成為了太子以後,可就沒有那麼容易落下來了,牆頭草也就會見風使舵,徹底的偏向姬長安。
就在朝堂突然陷入了沉默之時。
大晉皇帝又道:“老大,老二……你們又有何看法呢?”
其目光如龍,環視下方,話語放在了諸位皇子的身上。
“六弟聰慧仁善,足智選謀,兒臣不及者遠甚,願尊聖命。”
大皇子上前一步,躬身說道。
說完此話的時候鬆了一口氣,這擔子終於從自己身上卸下來了。
他也明白,他的性格實在是不好掌握帝國,故而以前在大晉皇帝的期望之下,壓力極大。
而二皇子哪怕再不情願,也隻能開口說道:“兒臣並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