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當日,王國都城的廣場被改造成佛壇。
白玉鋪就的高台中央供著一尊尊金佛,周圍擺滿了香爐與燭台。
來自各地的佛門主持們身著袈裟,按修為高低依次列坐在金佛之下。
法相境的高僧坐在前排,摩訶境的住持則立於兩側,最上方則是幾個得了佛果的金剛境。
數不儘的僧人環繞四周,口中吟誦著經文,佛音震得雲層都在微微顫抖。
索蘭基將軍率領的士兵們手持長矛,卻在這漫天佛光中顯得格格不入,他們緊握兵器的手沁出冷汗。
這些和尚平日裡隻需一個眼神,就能讓尋常百姓跪地磕頭。
此刻齊聚一堂的氣勢,仿佛連天地都要被佛法同化。
“時辰到了。”坐在首位的大輪寺主持渡無抬手示意,他身披紫金色袈裟。
頸上掛著一百零八顆念珠,是還沒有前往佛界的金剛境強者。
“傳聞有佛珠現世,諸位師弟來此,想必就是為了此物吧。
不過那物不知何在,總不能搶奪,傷了和氣。
不如我們互相推算一番。
看看誰能夠推算出那佛珠在何處,那就說明其與誰有緣,如此可拿走,如何?”
旁邊的無相寺主持法明禪師撫著念珠笑道:
“師兄都登了金剛果位了,又何苦來搶奪佛祖給我們的機緣呢?
我等尚未成佛,自然是六根未儘。
故而前來,期望能夠更進一步。
渡無師兄已經得到佛果。
自然是斬斷機緣,何苦還來呢?
還請師兄給我們這些一個求佛的機會。”
這話一出,得了下方無數和尚的響應。
畢竟以金剛境的推演能力和戰鬥力,他們這些人根本就不能比。
最好在這法會之上,將其排擠出最好。
“師弟著相,不管是沙彌、亦或是菩薩,在佛麵前,都是一視同仁的。
眾生平等,又有什麼差彆。
貧僧雖到了金剛境,想要尋那佛珠,也不是為了貪欲。
但是若是此物與貧僧有緣,若不取的話,豈不是辜負了佛的安排?
至於借此突破?不過附帶小事罷了。
若能成為羅漢果位,自然更好。
能更好的弘揚佛法,海闊天空嘛。”
說道此處的渡無和尚再道:“貧僧離開之後,我所在的寺廟。
這個王國管轄的凡人,都交予你們。”
渡無意思就是補償一下這些和尚,當然這也是廢話,去了佛界,難道還能管理俗物嗎?
至於那些王國之中的百姓,國王有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