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圖窮匕見_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9章 圖窮匕見(2 / 2)

如今權傾一時,卻敗在了後世唐人的一卷卷圖誌之下。

“知道為何留你性命麼?”李吉甫忽然壓低聲音,“陛下要讓天下人看清楚:哪怕是八王舅父,隻要圖上沒有屯田、沒有義學,便是違背了‘九州共耕’的天道。。。”

太極殿內,司馬炎正在批閱李吉甫新呈的《八王封地改良圖》。

汝南王封地旁用藍筆批注:“可鑿渠引汝水,設屯田都尉,胡漢各半。”

楚王封地則標著:“山林可伐,木材需經洛陽勘驗,不得私售。”

“陛下,”齊王攸捧著《勸農使巡視圖》入殿,皂色朝服上還沾著城外的雪粒,圖軸末端的玉鎮紙刻著“民生在勤”四字,正是司馬炎親賜的禦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司馬炎擱下狼毫,目光掃過圖中用不同顏色標注的十道巡查路線:青州用朱紅,豫州用墨綠,涼州用靛藍。

每條路線旁皆注有“可墾荒地”“現存隱患”“胡漢戶數”,字跡工整如刀刻。

“幽州傳來急報,”齊王攸展開圖卷,指尖停在北方邊界,“烏桓族願以千匹戰馬換《農桑圖》百卷,稱‘願學晉人耕織’。”

圖中幽州互市埠頭用金粉勾勒,港內船隻鱗次櫛比,“臣建議設‘茶馬司’,專管胡漢互市,以茶鹽換戰馬,以典籍換牛羊。”

李吉甫適時上前,袖中《西域圖記》露出一角:“幽州互市若成,可連綴起從遼東到西域的商道。臣已在圖中暗標十三處水草豐美之地,可設‘胡漢驛館’,供商隊歇腳。”

殿外忽然傳來喧嘩,百姓代表抬著新麥踏入殿中,麥稈上係著羌漢雙語的祈福帶。

“陛下,”為首的漢人老者跪地,“馮翊郡的胡漢百姓合鑿新渠,今歲畝產四斛,特獻‘合穗麥’。”

金漆木盤中,兩株麥穗共生一莖,胡漢百姓的手澤尚在穗芒間。

司馬炎起身接過麥穗,忽然看見麥稈上刻著細小的圖誌符號——正是李吉甫設計的“屯田告成”暗記。

他望向殿外,雪光映得宣陽門的《九州勸農圖》愈發清晰,忽然輕笑:“當年朕怕立賢亂製,如今方知,賢王與良圖,才是最大的‘製’。”

獄牢中,楊駿盯著石牆上的水痕,聽著遠處傳來的百姓歡呼聲。

他忽然想起李吉甫初入洛陽時,自己曾在酒肆聽見的議論:“那後世應天而來的先生,袖中藏著天下,每道墨線都是活的,能長出糧食,能教胡兒識字。”

此刻,他終於明白,那些被他視為兒戲的圖誌,實則是織就盛世的經緯。

李吉甫不是在畫地圖,而是在為晉室勾勒一條前無古人的路——一條讓胡漢百姓共耕共學、讓九州大地共享文明的路。

“報——”校尉闖入牢房,“涼州快馬傳訊,羌族首領已率部歸降,願按圖誌劃分牧場與屯田!”

楊駿望著鐵窗外飄飛的細雪,回想著泰始年間隨司馬炎北征往事。。。

良久之後,又盯著李吉甫送來的《百官考課圖》,看著自己治下的弘農郡被藍筆圈出“虛報田畝”,終於發出悲笑:“原來你早在圖中設下天羅地網,從墾田數到漕運線,無一不是你的棋子。。。”

宮外,齊王攸正在尚書省部署“勸農使”巡查各州。

李吉甫親手繪製的《勸農使巡視圖》上,每道路線都精準避開諸王封地的險要處,卻又能直達百姓聚居的屯田點。

“如此,既可查訪民生,又可防諸王生變。”他對司馬攸低聲解釋,“當年臣在後世,便是用此法平定各地藩鎮。”

雪夜,洛陽城亮起三千盞防風燈,沿著《九州勸農圖》的渠線排列,宛如一條璀璨的銀龍。

李吉甫在圖誌卷尾題下“地者,國之基;圖者,民之鏡”,墨字未乾,便被司馬炎蓋上了傳國玉璽的朱印。

喜歡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傳頌之名 重回八零,嬌氣包的幸福生活 快穿:病嬌反派太任性 三歲小福寶:暴躁奶團在線錘鬼 人在現實,但有鼠符咒! 第九十九次心動 華娛2001:叫我導演! 我靠噩夢賺錢 成為女生的我有些孤僻 裴大佬的小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