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江湛的妻子庾氏乘著馬車趕來,隔著車簾,對著劉劭破口大罵:“你這逆賊!害我夫君慘死,今日終於落得這般下場,真是老天有眼!”
曾任遊擊將軍的龐秀之也上前,指著劉劭誚讓:“昔年先帝待你不薄,你卻恩將仇報,如今還有何話可說?”
劉劭被罵得狗血淋頭,卻突然厲聲喝道:“汝輩複何煩爾!”他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再多的斥責,也改變不了結局。
劉駿並未親自前來,隻傳下旨意:先誅劉劭四子,再斬劉劭於軍門之下,以告慰先帝與死難宗室。
士兵們將劉劭的四個兒子押到他麵前,孩子們嚇得哇哇大哭,最小的那個才剛滿三歲,還不懂眼前發生的一切,隻是伸手想抓劉劭的衣角。
劉劭看著孩子們,眼中閃過一絲痛苦,卻很快被麻木取代。
當刀光落下時,他彆過頭,對身旁的南平王劉鑠低聲道:“此何有哉。”語氣裡滿是破罐破摔的冷漠。
最後,士兵們將劉劭押到軍門的牙旗之下。
劊子手舉起大刀,陽光透過刀身,在地上投下一道冷冽的陰影。劉劭望著遠處的宮城,那裡曾是他夢寐以求的權力中心,如今卻成了他的葬身之地。
臨刑前,他突然長歎一聲,聲音裡滿是悲涼:“不圖宗室一至於此。”
刀光落下,逆首伏誅。
討逆軍將士們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浪傳遍建康城的每一個角落。
百姓們湧上街頭,看著劉劭的首級被懸掛在城門上,紛紛拍手稱快。
秦淮河的流水,仿佛也洗去了往日的血腥,帶著一絲輕快,奔向遠方——屬於劉宋的中興,似乎在這場血與火的洗禮後,緩緩拉開了序幕。
翌日,劉駿在眾人的簇擁下,踏入了建康內城之中。
他望著這座飽經戰亂的城市,心中感慨萬千。
昔日繁華的建康,如今滿目瘡痍,百姓們生活困苦。
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這座城市重新恢複生機,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朕定不負天下百姓,定要讓大宋走向繁榮昌盛。”
他堅定地對身旁的大臣們說道。大臣們紛紛跪地,齊聲說道:“陛下聖明,我等定當全力輔佐陛下。”
進入皇宮後,劉駿立刻進入狀態,開始處理政務。
他首先頒布詔書:“天步艱難,國道用否,雖基構永固,而氣數時愆。朕以眇身,奄承皇業,奉尋曆命,鑒寐震懷。萬邦風政,人治之本,感念陵替,若疚在心。可分遣大使巡省方俗。”
這道詔書旨在安撫百姓,穩定民心。
他希望通過派遣大使巡視各地風俗民情,了解百姓的疾苦,以便更好地治理國家。大臣們對這道詔書紛紛表示讚同,他們深知,隻有了解百姓的需求,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
緊接著,劉駿開始論功行賞。
他望著朝堂上的大臣們,目光堅定地說道:“此次平定逆賊,諸位卿家皆立下赫赫戰功。朕定不會虧待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