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我們有必要加人上去嗎?”
“加就是了,防備獸人戰線放了十萬,烏克馬克王國放了3萬,帝國方麵放了5萬,伊夫雷亞王國陣線是12萬,但我們現在需要增多,把二線部隊派上去,至少需要增加到30萬人,烏克馬克王國方麵增加到十萬人,亞人比較抗寒,所以烏克馬克王國陣線確實需要增兵。”
已經習慣了某人以少量兵力打敵人的莉莉姆,實在不理解林恩的增兵行為。
但也沒辦法,亞人專員轄區的抽人任務隻能由莉莉姆去辦了。
比起以前什麼事情都會問一遍,這一次莉莉姆就沒多問了。
直接回去辦事了。
林恩打發完了莉莉姆,就拿起曆史書看。
“三山平原,曆代,大規模征戰,五百餘次,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這小小的平原,決定了北方大陸多少大事,多少霸主的征服和多少強的興衰。”
“怎麼總感覺怪怪的。”
“林恩總感覺這樣的記載語氣詞,是什麼不詳語氣,好像以前聽過,小時候還是上輩子來著。”
現在要準備進攻了,林恩就閒著沒事翻看史書。
帝國幾乎是大麵積的平原,無險可守,西邊和西北邊暫且不提,東邊方向,有著一座山脈,隔斷了北方大陸的東西兩側。
兩邊想要打架,隻有三山平原,和百流平原可以大規模展開軍隊戰鬥,剩下的都是險要的隘口,以及一個教會在南方小盆地,哪裡不給打架。
實際下來,隻有四處地方可以對打。
剩下的兩處隘口,一個是米東隘口,這地方要形容的話,就是小函穀關,因為水流不是很大,但因為地形險要,應該用劍門關要形容。
還有一處就兩山關隘,那裡也不太適合打架。
南方的百流平原又水網密布,騎士老爺衝鋒不起來,加上那裡還森林多。
所以主要交戰地點就是三山平原,加上三山平原北邊還有一個盆地在,盆地裡的亞人強大的時候,也喜歡出來,出來要麼打三山平原,向東擴,要麼南下打帝國的大平原。
所以原奧萊西安公國的位置和三山平原,就是一個重要的戰場。
帝國強大的時候,東方諸國聯合防禦帝國,亞人曾經有過那麼一次輝煌,也是南下奧萊西安公國的位置和三山平原。
在往前追,前帝國時期,一統北方大陸,由東向西打,也是從三山平原進發,把當時的西邊的一大堆國家,小城邦國家的聯合軍給打爆。
那種小國是那種兵力300人都是國王的年代,兵力有三千,那不得了,妥妥的霸主。
這些小國雖然兵力少,但他們數量多啊,所以在前帝國的一統戰爭中,雙方也是聚集了幾十萬人。
畢竟雖然國是小了點,但北方大陸不小,土地大了,加上有魔法加糧食產量,在怎麼樣也不至於上演村戰。
當然,平時的戰爭肯定是村戰。
東北方向,則有一個巨大的盆地,易守難攻,也就以前亞人王國的地盤。
總之,在這個古戰場上,決定了多少國家的興衰。
即使在帝國分裂,一分為二,這裡也乾上了一架。
然後林恩得出結論,此地難打的要點在於,西方進攻,就會麵臨北方的亞人搞事情,打下三山平原後,就會麵對南北西的夾擊,如果北擊亞人,那麼東邊又會來肘擊。
東北想打過來也是一樣的,東邊打過來,就要麵對北方的肘擊。
北方南下,就會麵對東西兩邊的肘擊。
打哪一邊都不是。
林恩的大腦有藍色腦子在瘋狂轉圈。
林恩突然意識到了一個他之前都沒有意識到的問題,那就是。
困住許多霸主的曆史難題,在林恩這裡不存在。
奧萊西安公爵,奧萊西安公國現在擁有的土地,已經是大半個亞人王國了,加上亞人專員轄區,就是完全體了,加上兩位哥哥的地盤,那就是不會被西邊肘擊。
屬於是運氣了。
但凡不是流放到這裡,林恩和莉莉姆都不會那麼順利。
如果沒那麼順利的話,林恩估計自己得從種田發展科技變成類似於征服王那種戰爭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