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的身軀劇烈震動,吐出一口鮮血,肩膀微微下沉,整個人的氣息都衰弱了數分。但在他麵前,《寂滅念海卷》終於失去了最後的守護。
古卷輕輕翻開,灰色的湮滅之河在卷頁間流轉,一縷灰芒伸出,如同認可了新的承載者。
青環的聲音在秦宇識海響起,沉靜卻帶著一絲欣慰:
“你做到了……念海已認主。”
秦宇抬手,緩緩將書卷握住,指尖觸碰的刹那,一股恐怖至極的湮滅之力湧入他的體內,和他之前得到的《無始起源錄》《源真構架經》瞬間產生共鳴。
三卷古經的氣息交織,隱隱間彙聚成“無始寂源真經”的雛形光影,虛空中閃過短暫的星河幻象。
灰白的古卷在秦宇掌中輕輕翻開。
書頁並非紙張,而是由無數灰白湮滅光流凝成,像是天地萬念被磨碎成灰後凝聚而成的“死寂長河”。卷頁上沒有文字,隻有一條條蜿蜒的湮滅紋路,仿佛諸天億萬生靈的念頭被刻錄其中,然後在無聲中化作永恒的虛無。
秦宇眉心青芒閃爍,青環的聲音隨之在識海中低沉響起:
“這不是十三本之一……”
秦宇心神一震,立刻凝神傾聽。
青環緩緩說道:
“外界流傳的十三卷,是‘無始寂源真經’主動散落出的核心片段,代表著原典的表層邏輯。它們各自承載起源、虛空、定義、歸無、輪轉等十三個核心理念,最終才可融合成完整真經。”
她頓了頓,目光凝實,聲音中透出一絲少有的肅然:
“但眼前這本——《寂滅念海卷》,並不屬於那十三卷之列。它是更深層的隱藏碎頁,是無始寂源真經自我保護時,割裂出去的一部分真體。它代表著‘念未生而已寂’的終極禁理,一旦與十三卷完全彙合,才會揭示真經真正的‘根源形態’。”
隨著青環的解釋,秦宇的指尖緩緩撫過書頁。
轟——!
瞬息之間,他的識海中仿佛響起億萬聲音,又在刹那間全部歸於死寂。
灰白的浪潮在識海裡掀起,像是無邊無際的念海,卻沒有一絲聲響。每一個試圖升起的念頭,都會被這湮滅潮汐瞬間吞沒,連“起念”的痕跡都消失殆儘。
書卷緩緩浮空,和秦宇識海中已存在的三卷——
《無始起源錄》一切追溯皆歸零)、
《源真構架經》非法構件皆失效)、
隱晦的殘光交織。
此刻,三卷之間忽然閃出一道灰白與黑金交融的光流,凝聚成一個半透明的光環虛影,緩緩旋轉。
光環的轉動間,秦宇分明感覺到:這不僅僅是三卷的共鳴,而是《寂滅念海卷》在喚醒某種“被隱藏的真經源體”。
青環再次出聲,她的語調帶著極少有的鄭重:
“記住,秦宇。若說十三卷是無始寂源真經的骨架,那麼這《寂滅念海卷》就是被掩埋的‘心脈’。隻有同時擁有‘心脈’與‘骨架’,你才有可能真正觸及無始寂源真經的全貌。”
秦宇深吸一口氣,緩緩握緊書卷。
此時的他終於明白——自己得到的,並不僅是三卷古經,而是觸及到了更深的秘密。
識海深處,那半透明的光環虛影緩緩凝固,仿佛下一次的融合,將不再隻是“碎片合流”,而是直指真經的“原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轟——”
天地驟然陷入死寂。虛空的裂痕沒有立刻閉合,而是浮現出無數道家古紋般的符號,如同在紀無之源的深層邏輯上刻下了“寂滅”的印記。
緊接著,三片光屑在虛無中緩緩凝聚。
它們並非尋常殘骸,而是三團懸浮的金青色微光,形如不穩定的星辰,核心各自嵌著一道破碎的古老符文。
第一枚符文隱約寫著“道”,裂痕中流淌著黑金色能流,仿佛無儘宇宙的終極宣告。
第二枚符文是“歸”,碎裂的紋理中散射出微弱光輝,映出星辰的隕落與再生。
第三枚符文完全模糊,卻在虛空回蕩著無聲的吟唱,如同低沉的道音,貫穿秦宇識海。
三團光燼在秦宇麵前緩緩旋轉,周圍環繞著若隱若現的幻象:星河生滅、億萬生靈的輪回、文明興衰的縮影,仿佛濃縮了整個紀無之源的無數次寂滅與重生。
秦宇眼眸一凝。青環在識海中鄭重說道:
“這是——歸墟之燼。”
光芒驟然擴散,一圈圈環狀的道家符文波紋向外震蕩,將周圍的空間映照成幽深的金青色。
短暫的片刻,整個區域仿佛變成了宇宙的回廊:腳下的地麵消失,化為無儘星河;頭頂的穹天塌陷,又旋即重塑。每一次循環,都伴隨道影兵戰鬥殘留的影像閃現,如同曆史的倒影被刻印進這幾團燼火之中。
最終,三枚歸墟之燼靜靜懸浮在秦宇掌心上空,微光呼吸般閃爍。它們輕若無物,卻帶著虛實交錯的觸感,仿佛握住的不是實物,而是“存在與寂滅的交界”。
青環的聲音再度響起:
“它們並未真正消亡,而是以另一種形態回歸‘道’的懷抱。秦宇,你若將這些歸墟之燼收起,便可作為你斬滅幻影魔靈的證明,也是未來重建更深層陣法、踏入更高境界的關鍵材料。”
秦宇伸手,輕輕一握。
“嗡——”
三枚歸墟之燼瞬息縮小,化作三縷金青光流,沒入青衍核之中,歸於無聲,卻依舊在心底留下低沉的道吟回蕩。
天地再度歸於安靜,唯有那殘餘的波紋,還在昭示著剛才寂滅的一切。
喜歡源界環主請大家收藏:()源界環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