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也好奇,拍攝這部的電視劇,國家投入什麼資源了?
這個要是認真來算的話,國家投入的資源可一點都不少,甚至比陳鋒和皇朝娛樂投入的都要多不少的。
其中一個最直觀的投入,就是群眾演員。
例如大規模戰爭戲的雙方普通士兵的扮演者,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群眾演員的。
彆的不說,光是拍攝官渡之戰這一段,動用的群演就有足足兩個旅的兵力,1.3萬左右的人數,注意是人數,而不是人次。
也就是說僅僅是電視劇片頭那一個軍陣行軍的片段就動用了1萬多人的群演,還有第一集裡黃巾起義,光是那些百姓的群演就有足足幾千人。
再有就是黃巾軍和官軍的大規模戰鬥那場戲,這一場戲裡的每一幀鏡頭都是需要用人去堆的。
這些都是成本。
而由於這個電視劇是屬於央媽的項目,故而可以調動部隊來參演的,所以這部劇裡的群演基本都是由軍隊的戰士來出演的。
一般的電視劇,你有這個能力和實力嗎?
彆的不說,光是那些軍陣的調度和擺拍,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需要組織調動的事情,有且隻有國家的軍隊的戰士最適合演這些。
如果沒有國家投入的這些戰士,你去找群演,根本就不可能找到一萬多名群演出現在同一場大規模戰爭戲裡。
除了群演這一塊的投入外,還有其餘方麵的國家資源投入,比如拍攝一些大規模戰爭戲的場地,以及城池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國家投入的。
另外就是劇組本身,光是這幾個導演,還有劇裡每一個角色的演員,如果沒有國家做背景,你想挑出這麼多優秀的演員,想都彆想!
總之就是整個劇國家的投入是很大的,所以這個分成比例反而是陳鋒和皇朝娛樂占了便宜的。
隨著劇集的試播開始,很快在網上就出現了一係列的詞彙。
“爾要試試我寶劍是否鋒利嗎?”
“我劍也未嘗不利!”
“布飄零半生,未逢明主,公若不棄,布願拜為義父!”
這一係列的經典台詞都隨著劇集的試播而開始廣泛傳播了起來,甚至很多網友也開始盤點這些經典台詞。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我兒奉先何在啊?”
“不知夫人今宵願與我同席共枕否?”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而隨著這些台詞的火熱,電視劇《三國演義》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以至於開始在全國掀起了三國熱,無數的專家學者開始在網上講解三國曆史。
隨著劇集的繼續播放,比如經典的三顧茅廬隆中對,還有後麵的諸葛亮晚年北伐,以及諸葛亮五丈原病逝和薑維之死等劇集播出之後,在全網引發了熱烈的反響。
“不得不說央媽出品是真的值得相信的!”
“真是一部史詩巨作啊,尤其是各個演員形象的選拔,太符合原著描寫了,簡直就是從書中走出來的人物啊!”
“史詩巨作,這部劇要是全部拍攝完畢肯定大火!”
“丞相去世的那一段拍的太傷感了,尤其是他彌留之際的幻想,統一天下,真是讓人落淚啊!”
“真厲害,就連一個小兵的演技都是這麼的高超!”
“這劇組,真是無敵的節奏的,感覺不僅僅是演員演技好,演員的態度也是極其認真的,之前聽陳鋒說需要給劇組成員上課,一直以為挺假的,如今一看,這肯定是真的。”
“樓上說的沒錯,明顯能感受的出來劇組對這個劇的用心程度,這真的是用最認真的態度拍出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