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林源和江飛兩人。
從早上九點多開始,一直到中午十二點,都在城中村裡騎著三摩載著一車雞蛋轉悠。
掛在車頭的擴音喇叭聲音,回蕩在整個村子裡。
一開始還沒什麼人相信他們。
但是後來有了第一個老太太成功拿一部打不開機的壞手機換到雞蛋後,這個消息迅速傳開。
緊接著很快就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人來跟林源他們換雞蛋了。
“小夥子,我這個手機屏幕摔碎了,能換雞蛋嗎?”
“我家裡有兩個手機,一個能開機,一個不能開機,能換多少個雞蛋?”
“孩子孩子,看看我的!!!”
幾個小時的功夫,林源他們成功把全部的雞蛋總算是全部換成了手機。
兩個能開機的,六個不能開機的,三個屏幕都碎了的。
兩人從城中村離開後,早就累的滿頭大汗了。
一人買了一根冰棍,靠在車上吃著,這時江飛終於再也忍不住了,好奇心都快溢出來了:
“小源,現在雞蛋也全部都換成手機了,你現在能告訴我,咱們搞這麼多破手機,是準備乾什麼了嗎?”
“把這些手機全部翻新,然後全部賣出去。”
林源語氣很是淡然。
前世他還沒進行創業的時候,為了給宋婉婉買禮物,很多工作他都乾過。
什麼外賣員、快遞廠分揀、汽修廠打雜、手機修理店學徒這些一個都沒落下。
所以他當時在手機修理店當學徒的時候,跟師傅閒聊的時候知道很多手機的發展史。
在2009年時,廢掉的二手手機回收價格很低,功能機回收價普遍為20—50元。而智能手機等這類手機回收價在100200元。
但翻新後,功能機可賣100元以上,智能機可達數百元。
當時華強北等地的不少商戶,就已開始轉型二手手機出口,形成穩定的產業鏈。
最重要的是,翻新手機僅需更換外殼、清理係統或維修零件,技術門檻特彆低。清潔外觀、更換廉價外殼,一部手機成本價也就10塊錢左右。
隻要處理完這些,再刷機恢複出廠設置後,以300500元轉賣給線下手機店或一些二手手機販子,非常輕鬆。
像那種徹底打不開機的二手手機,可以直接拆卸屏幕、電池、攝像頭等可用零件,銷售給手機維修店。畢竟2009年國內經濟還沒那麼發達,很多人買一部手機,通常都要用很久。
所以隻要沒壞到徹底用不了,一般都是拿去店裡維修,這些零部件自然成了維修店的香餑餑。
林源所謂的創業,那就是以低價回收二手手機,再和江飛買外殼翻新和清理,轉手以幾百塊的價格賣給二手販子。
“翻、翻新二手手機?這是啥啊?”
江飛有點懵逼。
他家裡現在用的還都是座機,壓根沒用過手機呢,更彆提什麼翻新二手手機了。
林源耐心解釋道:
“就跟翻新二手自行車、二手電視、碟機這種一個概念,你收來一個二手的東西,為了能以回收價格的三四倍賣出去,肯定得先自己處理一下這些東西。”
“噢噢,那我懂了,咱們就是把這些二手手機,想辦法變得新一點,然後賣出去對吧?可問題是,咱們收來的大部分連機都開不了,就算外表再新,也不會有人買個壞的吧?”
“能開機的,翻新一下當九成新的手機賣給二手販子。不能開機的,嘗試修一下,修不好就拆掉能用的零部件,賣給維修店,賺得稍微少點。
不然為什麼能開機的,那些人能多換點雞蛋,不能開機的,隻能換幾十個呢......總不能虧本吧。”
江飛聽完,整個人都豁然開朗了。
原來是這樣!
但很快他又有了新的問題:
“小源,大概意思我已經弄明白了,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咱們也不會搞這些啊。翻新還能勉強試試看,維修和拆機,咱倆都不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