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吳地水網縱橫,邗溝貫通南北,本應是萬民衣食之源,卻因貪腐成了百姓的索命河。謝承宗父子溯流而上,所見儘是人間慘狀:朱門之內,官商醉生夢死;運河之上,流民浮屍漂蕩。少年謝淵目睹此景,心中悲憤難平,與父親一同踏上追查真相之路。杜甫筆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喟歎,在此刻的吳國重現,而謝承宗父子能否撕開這黑暗的帷幕,還百姓一個公道?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泰昌六年深秋,十三歲的謝淵隨父親謝承宗巡查邗溝。寒風裹挾著枯葉掠過水麵,船行至茱萸灣時,謝淵忽然指著前方驚呼:“父親!”渾濁的河水中,一具屍體正隨著波浪起伏,死者腳踝上係著的殘破魚符在水中若隱若現,胸口處“逃戶”二字的火印,即便經過河水浸泡,仍觸目驚心。
謝承宗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伸手按住船舷,身體微微顫抖。這些年他見過太多百姓的苦難,但每一次,仍如利刃剜心。“停船,靠岸。”他聲音低沉而沙啞,眼中滿是痛惜與憤怒。
謝淵跳下船,踩著泥濘的河岸,走到屍體旁。死者不過三十歲上下,麵容消瘦,身上衣物補丁摞補丁,顯然是長期營養不良。“父親,他們是被苛稅逼得逃向越國的。”謝淵聲音哽咽,“可越國也未必是活路……”
謝承宗蹲下身,仔細查看屍體,發現死者手中還緊緊攥著半塊發黑的餅。“這是麥麩餅,尋常人家隻有在災年才會吃。”他站起身,望向波濤洶湧的運河,“邗溝漕運關乎吳國命脈,如今卻成了官商盤剝百姓的工具。”
入夜,謝承宗帶著謝淵來到揚州漕運司。燭火搖曳,映得牆上的運河圖光影斑駁,密密麻麻的標記下,不知藏著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漕運使李長庚身著錦袍,腰間玉帶綴滿明珠,見謝承宗父子到來,皮笑肉不笑地迎上來:“謝大人,小兒無知,在姑蘇多有冒犯,還望海涵。”說著,推過一匣東珠,珠光璀璨,晃得人睜不開眼。
謝承宗冷眼看著那匣東珠,紋絲未動。謝淵則死死盯著案頭未合的賬冊,突然指著某處,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此處漕米損耗率達六成,卻記‘江豚撞舟’,可去歲秋冬並無江豚北上!李大人,這作何解釋?”
李長庚臉色驟變,手中的玉扳指“啪”地一聲斷裂。他強作鎮定,說道:“謝公子年紀輕輕,不要血口噴人!這不過是意外……”
“意外?”謝承宗終於開口,聲音如寒冰般刺骨,“李大人,邗溝沿岸百姓食不果腹,而你等卻中飽私囊。這些浮屍,怕是比你的辯詞更有說服力。”
謝淵看著父親,心中湧起一股敬意。父親平日溫潤如玉,但麵對這些貪官汙吏,卻有著雷霆般的威嚴。他又想起白天看到的浮屍,暗暗發誓一定要為這些枉死的百姓討回公道。
李長庚見事情敗露,眼中閃過一絲陰狠:“謝承宗,你不要太過分!這邗溝之事,牽連甚廣,莫要引火燒身!”
“為民請命,縱是火海,我也甘願踏入!”謝承宗毫不畏懼,“明日,我便帶這些證據去見司憲院禦史。”
回到驛館,謝淵輾轉難眠。他走到窗前,望著揚州城的萬家燈火。遠處的酒肆中,絲竹之聲不絕於耳,而白日裡運河上的浮屍卻無人問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喃喃自語,杜甫的這句詩此刻有了最真切的注解。
謝承宗不知何時來到他身後,拍了拍他的肩膀:“玄楨,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要麵對的世道。為官者若不能為民做主,與禽獸何異?”
“父親,我們一定會成功的,對嗎?”謝淵轉頭問道。
謝承宗堅定地點點頭:“隻要心懷正義,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但這條路,注定充滿荊棘。”
果然,第二日,當謝承宗準備前往司憲院時,卻發現自己被一群神秘人跟蹤。謝淵握緊拳頭:“父親,他們是漕運使派來的!”
謝承宗神色凝重:“看來他們是想殺人滅口。玄楨,你先回姑蘇,這裡有我。”
“不!我要和父親一起!”謝淵堅決地說,“從小到大,您教會我正義與勇氣,如今正是我踐行的時候。”
謝承宗看著兒子堅定的眼神,欣慰地點了點頭。父子二人巧妙地甩開跟蹤者,終於來到司憲院。然而,禦史大人看過證據後,卻麵露難色:“謝大人,此事牽扯眾多,還需從長計議。”
謝承宗心中一沉,他明白,這背後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司憲院。但他並未放棄,而是直接求見吳王。在王宮大殿上,謝承宗將證據呈上,言辭懇切:“陛下,邗溝漕運之弊,已讓百姓苦不堪言。若不及時整治,民心儘失,吳國危矣!”
吳王看著那些觸目驚心的證據,龍顏大怒:“即刻徹查此事,無論涉及何人,一律嚴懲不貸!”
在吳王的支持下,邗溝漕運案終於水落石出。李長庚等一眾貪官汙吏被繩之以法,漕運製度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謝淵知道,這隻是開始,隻要世上還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不公,他和父親的鬥爭就不會停止。
片尾
邗溝漕運案雖已結案,但謝承宗父子卻成了更多貪官汙吏的眼中釘。那些僥幸逃脫的勢力,暗中勾結,伺機報複。而在越國,得知吳國漕運改革損害了自己利益的商人,也蠢蠢欲動。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吳越邊境悄然醞釀。謝淵在經曆此事後,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改變這世道,僅靠一時的勝利遠遠不夠。他開始深入研究兵法謀略,期待有朝一日,能為吳國的百姓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真正實現“民為貴”的理想。正如章名詩句所揭示的殘酷現實,隻要不公仍在,他們的抗爭就將繼續。
本集完)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