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29章 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第29章 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1 / 1)

卷首語

《尚書?大禹謨》雲:"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當證據如鏈鎖奸佞,聖裁便如天平定乾坤。永熙帝手握寒梅玉佩,眼觀二十年沉冤,心籌朝堂與邊患——這一斥一擢之間,非止懲處貪腐,更在重塑國法綱紀。且看金鑾殿上,帝王如何以證據為秤,稱儘天下公理;以寒梅為信,昭告清明之始。

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永熙二年九月十二,申時初刻。奉天殿藻井下,永熙帝蕭睿凝視著禦案上的寒梅玉佩,玉佩內側"泰昌元年寒月"的刻痕在燭火下若隱若現——那是父皇蕭震臨終前塞給他的信物,今日轉交到謝淵手中時,玉體溫熱如昔。殿角銅漏滴答,將方才的證據交鋒在腦海中反複回放:匠人血磚上的刻痕、泰昌帝密旨的朱批、越州港弩箭模具的實據,俱在證明一個殘酷的真相:太府寺貪腐已非中飽私囊,而是通敵賣國的毒瘤。

"陛下,三法司已核清太府寺賬冊。"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的通報打斷思緒,手中捧著的黃綾冊頁上,"私扣工食銀一百二十萬兩轉運越州兵器模具三千套"的朱筆批語觸目驚心。永熙帝忽然想起今早謝淵展開的萬民折,三萬六千個血手印在晨光中紅得刺眼,其中有個手印特彆小,應是未成年的童工所按。

"宣謝淵。"他撫過禦案上的《大吳律》,律文"諸監臨主司私通外國者,淩遲"的字跡被朱砂圈紅。謝淵踏入殿內時,衣袂間還帶著查案的墨跡,腰間新賜的寒梅玉佩隨步伐輕晃,與殿柱上的寒梅紋彩繪相映成輝。

"謝卿所查,朕已儘知。"永熙帝的聲音裡帶著疲憊,卻暗藏鋒芒,"太府寺卿王崇年,借‘物料折耗’之名行貪腐之實,私扣工食銀百萬兩,致萬千匠人凍餓而死;更私造兵器模具,資敵越州,其罪當誅。"他望向階下顫抖的王崇年,"然念及元興朝舊臣,著革職下獄,候三法司詳審。"

殿中忠臣齊齊叩首,唯有謝淵注意到,皇帝在"舊臣"二字上略有停頓——這是給襄王黨留有餘地的政治權衡。果然,永熙帝話鋒一轉:"蕭氏官窯既涉模具私造,著襄王派使者進京解釋,其封地磚窯暫行收歸工部直管。"

"陛下明鑒!"謝淵趁機呈上《治貪十策》,"臣請立‘證據確鑿製’,凡涉貪腐案,必以賬冊、實物、人證三相合為定讞;更請開‘匠人言事局’,許基層工匠直陳工食利弊。"他指向殿角陳列的磚塊,"此磚所刻‘順興號船單’,正是越商走私的鐵證,可見證據於治貪,猶眼目於行路。"

永熙帝接過策論,目光落在末章"寒梅映雪,非一日之寒;祛腐生肌,需累年之功",忽然想起泰昌帝臨終前的話:"若謝氏有後,必能持正破貪。"他提筆批下"準奏"二字,用的正是泰昌朝遺留的寒梅印泥:"朕擢你為工部右侍郎,兼署三法司,著你一月內徹查太府寺餘黨,尤其越商密約所涉官員。"

退朝時,陸凱悄悄拉住謝淵,袖中塞來揚州急報:"襄王私兵已向京城移動,旗號正是北鬥紋。"謝淵撫過腰間玉佩,忽然輕笑:"北鬥紋模具既毀,他們縱有私兵,也造不出穿雲弩。"他望向宮牆外漸暗的天色,"真正的危機,在越州水軍——他們等的,是襄王打開城門。"

片尾

聖裁定局的槌音落下,王崇年的官帽滾落在青磚上,激起塵埃無數。謝淵望著殿外跪地山呼的匠人代表,忽然想起父親在天牢畫在牆壁上的寒梅——那時的他不懂父親為何獨愛此花,此刻卻終於明白:寒梅之美,不在孤芳自賞,而在能於霜雪之中,為人間留住一絲清氣。

是夜,謝府廢墟上燃起篝火,匠人、書生、老臣圍坐共議治貪新策。老石匠的兒子舉著新刻的"蕭"字磚,磚底多了行小字:"謝大人讓我們的手,從搬磚變成按血手印。"謝淵摸著孩子凍裂的手掌,忽然想起策論裡被皇帝圈紅的句子:"匠人之手,可築宮室,亦可寫青史。"

子時初刻,玄夜衛送來永熙帝密旨,附襄王使者入京路線圖:"朕知你疑襄王黨與越州勾連,此去查案,可持此圖調取沿途驛站賬冊。"謝淵展開圖卷,發現驛站標記旁注著"元興朝私兵補給點",與父親漕運圖上的暗記完全吻合——原來皇帝早已暗中清查二十年舊賬。

謝淵獨自登上城樓,望著太府寺方向的燈火漸次熄滅。寒風吹過簷角銅鈴,恍若父親當年的諄諄教誨:"查案如斷案,要讓證據自己說話。"他摸著新賜的尚方劍,劍鞘上的寒梅紋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忽然明白:聖裁定局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場硬仗的開端——當襄王私兵逼近城下,當越州水軍鼓噪於江,他手中的證據,將不僅是治貪的利刃,更是護國的甲胄。

本集完)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惡女快穿後,高嶺男主們失控淪陷 長生:本尊勾欄聽曲,分身超級卷 修仙:我是人類,不是人族! 神經紀元:2049行業帝國 最強軍醫:從士兵突擊開始 金刀不敗 淵宇譎辰 聽見你的貓 她與槍:少帥的囚籠與勳章 頂級中式驚悚:紙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