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119章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第119章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1 / 1)

卷首語

《大吳會典?軍禮》載:"凡破虜還朝,必先陳俘馘於朱雀街,俘囚著赭衣,反縛牽羊,前驅者舉賊首、獻兵器、呈輿圖,後列者抬虜獲金帛,皆以黃榜書功績於竿頭。至太廟則釋縛,以玄酒祭告太祖,焚降表於丹墀,煙升九丈乃為天受。"永熙四年十月初二,陰山北麓的晨霜尚未化儘,三十萬王師的得勝鼓已響徹大漠。謝淵的獬豸冠纓沾著敵血,隨駕進入韃靼可汗的金帳時,鎏金酒器的反光刺得他眯起眼——那些被擦拭得鋥亮的酒器內壁,竟刻滿了"丙巳初一丙巳初二"直至"丙巳八千"的匠人編號,每個字跡都帶著斷指刻範特有的歪斜。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永熙四年十月初二,巳時初刻。韃靼可汗的金帳內,繳獲的狼頭旗被踩在腳下,謝淵的繡春刀鞘劃過鎏金酒器,金屬相撞聲中,內壁刻痕裡的磚窯紅土簌簌而落。他忽然想起七年前在磚窯遺址撿到的半片範模,邊緣的缺口正是匠人被砍斷手指時的咬痕,與眼前酒器刻痕的力度如出一轍。

"好精致的酒器。"謝淵的鐵尺敲在酒器底部,驚起蟄伏的沙蜥,"《考工記》載,鎏金需七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該刻監造人名——"他指著"丙巳初一"的刻痕,"可這些字,分明是斷了無名指的左手所刻。"

隨軍匠人含淚跪下:"大人,此乃魏王府私鑄範模,當年強征丙巳位匠人,砍斷手指逼他們刻範......"謝淵的目光掠過酒器內壁,八千個編號在晨光中連成暗紅的河,每道刻痕都像匠人未愈的傷口。他忽然明白,蕭烈用匠人斷指刻範討好外敵,所謂"清君側"的大旗,原是拿三百二十條人命染的色。

午時初刻,蕭烈的赭衣拖過可汗金帳的羊毛氈,降表上的"清君側"三字用泥金書寫,筆鋒流轉間卻露出弩機零件的輪廓。謝淵冷笑一聲,用鐵尺挑開黃綾,夾層裡的羊皮圖紙上,正是魏王府私造的三弓床弩構造圖,每個部件都標著"丙巳"編號——那是被活祭的匠人屍身編號。

"你借外敵自重,"謝淵的繡春刀抵住對方咽喉,刀鐔處的磚窯殘瓦與降表朱砂印相觸,"可知道這些弩機零件,都是用匠人骨頭做的模子?"他指向降表末尾的朱砂印,"此印泥混著三百匠人骨灰,你穿著赭衣獻捷時,他們的魂靈就在你衣褶裡!"

蕭烈忽然抬頭,望向帳外被焚燒的韃靼糧草堆:"孤若不借勢,豈有今日?借勢?"謝淵抖開《魏王府人牲賬》,三百二十個名字在火光中跳動,"你借的是匠人血、逆賊勢,卻忘了太祖定下的鐵律——"他的斷笏拍在降表的弩機圖上,裂痕處露出的磚窯紅土,恰與酒器刻痕的紅土同色,"大吳的江山,是匠人用斷指刻範砌的,不是你用屍骨討好外敵換的!"

申時初刻,王師凱旋的旌旗掠過居庸關。謝淵捧著降表站在太廟丹墀,泰昌帝親書的"鐵骨冰心"匾額在暮色中泛著冷光。永熙帝接過降表,見"清君側"三字的泥金下,隱約透出"烈"字火印——那是魏王府私鑄的印記。

"焚了。"永熙帝的聲音混著太廟的鬆煙,"讓太祖看看,逆賊如何拿匠人骨血寫降表。"降表在火盆中卷曲,弩機圖上的"丙巳"編號漸漸模糊,卻在青煙中幻化成磚窯匠人的身影:有的攥著斷指刻範,有的抱著未滿月的孩兒,有的背著被強征的戰馬......謝淵忽然想起,七年前父親血諫磚窯時,衣袍上染的正是這種磚窯紅土。

片尾:

酉時初刻,太廟的長明燈次第亮起。謝淵獨坐功臣閣,案頭擺著從可汗金帳繳獲的鎏金酒器,內壁的"丙巳初一"在燈影裡明明滅滅。他忽然聽見廊下傳來低啞的哭聲,是隨征的匠人子弟在擦拭兵器,刀刃映著月光,竟與酒器刻痕的反光連成一片。

"大人,"陳虎捧著染血的繡春刀鞘,"這些酒器上的字,和我爹刻在範模上的記號一樣。"謝淵撫過刀鞘上的斷笏裂痕:"記住,今日的凱歌,是三百二十個匠人用斷指刻出來的。"他望向太廟外的星空,"等班師回朝,要在都察院立一麵範模牆,把這些編號都刻上去——讓後世知道,大吳的勝仗,不是靠權謀詐術,是靠匠人骨頭堆的。"

戌時三刻,太廟的更夫敲響梆子。謝淵望著降表焚燒後的餘燼,忽然明白,這場破虜之戰斬的不僅是逆賊的旌旗,更是斬開了蒙在律法上的塵埃。當鎏金酒器的刻痕在史冊中定格,當降表青煙裡的匠人身影漸漸消散,那些被刻進酒器、寫進降表、染進赭衣的血債,終將在律法的長卷上,留下"清吏鐵骨,匠人忠魂"的永恒注腳——而他,不過是替這些無聲的冤魂,在凱旋的凱歌裡,補上了一聲遲到的控訴。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家族修仙:從孔雀血脈開始 晚來香 這個學長有點帥,那個帥哥我也愛 在不當人的世界,我選擇暴力速通 我喜歡你,我想你應該也喜歡我吧 斬神:撩撥林七夜 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間聊天群 餓殍:古今常事 修仙女廢物,逆襲煉器封神 全員惡人?不,魔尊要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