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167章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第167章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1 / 1)

卷首語

《大吳會典?太廟》載:"宗人府後殿與太廟寢殿有磚石密道,高八尺,寬六尺,壁繪宗藩世係圖,磚縫以糯米漿混合石灰黏合,僅供宗正寺卿奉詔往來,禦史台擅自入內者,杖責八十。"永熙三年九月十三,子時初刻。太廟欞星門的銅鎖剛轉過第三道簧,謝淵的獬豸補服已掠過斑駁的"宗室止步"木牌,袖中泰昌朝《宗人府輿圖》的密道標識在月光下泛著青灰——那是用特殊墨汁繪製的隱秘符號,墨色中隱約透出磚窯泥土的沉濁。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永熙三年九月十三,子時三刻。謝淵的靴底蹭過密道入口的青磚,腐葉黴味混著地底潮氣撲麵而來。袖中火折亮起的瞬間,石壁上暗紅的"秋祭"二字刺入眼簾,筆畫邊緣帶著不規則的毛邊,分明是利器刻劃後填塗朱砂所致,箭頭雖歪斜卻堅定地指向東北方——魏王府所在的方位。

火折光芒映出石壁斑駁的淺槽,謝淵的手指撫過某道刻痕,粗糙的觸感讓他想起在黃河漕船見過的匠人標記。這些深淺不一的刻痕在石壁上連成隱秘路線,每道刻痕的收尾處都有輕微頓挫,如同匠人握鑿時,殘指在工具柄留下的凹陷。他忽然想起,那些在私礦勞作的匠人,常以這種方式在器物留下無聲的抗議。

"大人,地磚有空響。"千戶的指尖敲在第三塊青磚,回音在密閉空間裡格外清晰。謝淵蹲下身,火折湊近時,磚麵刻著的"丙巳"二字泛著暗紅,朱砂滲入磚紋的紋路與行轅門吏腰牌的印記如出一轍。他的喉結重重滾動,在私礦發現的兵器殘件上,也曾有匠人用斷指指甲刻下類似記號。

密道儘頭的石匣在鐵鏽摩擦聲中開啟,三捆黃綾賬冊帶著濃重的樟木香滑落。謝淵展開第一卷,"宗藩體麵銀"的標題下,每筆五千兩的記錄旁都注著"匠人血稅折色",付款日期與《漕運血賬》的私軍調動日分毫不差。當看到"襄王蕭漓三年份"的條目時,他的手指驟然收緊——那正是某匠人在磚窯激憤陳詞的月份。

賬冊字裡行間的夾注讓他瞳孔驟縮:"匠人斷指抵稅,每百兩折三指"。字跡歪斜卻工整,顯是左手所書,與棺木內側的刻字手法一致。謝淵忽然想起宗人府典儀官的話,密道磚石皆由匠人開鑿,此刻指尖撫過泛黃的紙頁,仿佛觸到了磚石縫隙間未乾的汗漬,每塊磚裡都嵌著匠人的艱辛。

剛要取出封條,密道深處突然傳來機括轉動聲。謝淵抬頭時,前方石門正緩緩閉合,鐵鏽味混著硫磺氣息的煙霧湧來。火光中,魏王蕭烈的蟒紋便服若隱若現,袖口的紋飾與勳貴聯奏時某位大臣的衣飾相似。

"謝禦史好興致,"蕭烈的笑聲混著石磨聲,"以為找到賬冊就能定案?"他抬手示意,石門閉合的轟鳴中,賬冊黃綾突然燃起藍焰——那是私窯特製的易燃塗料,與宗人府火場的焚燒痕跡相同。

謝淵的後背撞上潮濕的石壁,掌心緊攥著賬冊封條,指尖觸到封泥裡的細沙——那是黃河岸邊匠人常用的標記物。他望著逐漸縮小的石門縫隙,蕭烈眼中的瘋狂讓他想起磚窯的熊熊烈火,那些在火中消逝的匠人身影,此刻仿佛在煙霧中浮現,與賬冊上的"匠人血稅"四字重疊。

片尾:

醜時初刻,謝淵倚著石門滑坐在地,袖中火折早已熄滅。黑暗中,石壁上的"秋祭"刻痕仿佛帶著微光,與記憶中匠人在磚坯留下的記號重疊。他摸了摸懷中的賬冊殘頁,雖已被火灼燒,"匠人斷指抵稅"的字跡仍清晰可辨,指腹觸到焦痕邊緣的褶皺,那是匠人裝訂賬冊時留下的指紋。

"大人,通風口有動靜!"千戶的聲音帶著喜色。謝淵站起身,靴底碾過帶有刻痕的地磚,忽然明白,這些刻痕不僅是標記,更是匠人在苦難中留下的身份證明,是他們被奪走一切後,用最後力氣刻下的控訴。

寅時將至,謝淵望著重新開啟的石門,太廟的晨鐘在遠方響起。手中的賬冊殘頁隨風輕顫,上麵的字跡在晨曦中泛著暗紅,像極了當年磚窯牆上的斑駁痕跡。

眼前的迷霧終將散去,隻要心懷為匠人請命的初心,便能看透層層謊言。霜霧掠過獬豸補子,謝淵望向太廟寢殿的飛簷。那些在密道中沉默百年的磚石,那些匠人開鑿時留下的手印,終將在他手中成為揭開逆謀的鑰匙。蕭烈的笑聲還在耳畔,但他知道,比迷霧更濃烈的,是匠人對公道的渴望;比石門更堅固的,是律法對正義的堅守。

正如片頭詩所言,不畏浮雲遮眼,自因心向光明。謝淵將賬冊殘頁收入袖中,掌心的灼痛提醒著前路艱險,但也更堅定了他的決心。太廟密道的沉屙,終將在正義的光照下痊愈,而他,將繼續在這迷霧重重的朝堂,為匠人踏出一條血路,直到陰霾散儘,直到朗朗乾坤重現。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縹緲雲歸處 60替嫁:嬌妻莫慌,我有空間吃穿不愁 再動就親你 人在秦時,趨吉避凶 從拳願暴打海賊王開始 我有9999萬億,跟我比有錢? 從遮天魔獄玄胎經橫推諸天 大槐樹到新來生 暖風知南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