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鴻禛選擇在一個明媚無雲的晴朗夜晚,離家出走。
然後流落街頭。
在他流落街頭的那幾年時間裡,小宿經曆了很多事情。
他認識了一個比他大上兩歲,同樣在街頭流浪的孤兒。
認識一段時間之後,那孤兒出了個主意,說是打算兩個人合夥一起去偷街上包子鋪的肉包子。
小宿當然很想吃肉包子,他的肚子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進過油水了。
於是他沒有猶豫,相當乾脆利落的,答應了那個孤兒的邀請。
兩個人實施的辦法很聰明,也很簡單。
那個較大的孤兒先去假裝買包子,然後搶了就跑,吸引攤主的注意力,讓攤主去追。
然後,小宿趁機在攤位上開始偷包子。
在方案執行之前,小宿有些不放心問那個年齡較大的孤兒,真的有把握不被攤主追上嗎。
那孤兒說包的。
後來在開始實施計劃的時候,小宿終於知道為什麼那個孤兒會這麼自信了。
因為攤主是個瘸子。
不過,也正是因為包子鋪的攤主是個瘸子,反而更是令宿鴻禛感到不忍。
苦命人,討生活,不容易。
自小父母雙亡,跟著姑父和姑姑一起長大的宿鴻禛,最是明白這一點。
他沒有偷走包子。
這使得費儘力氣,氣喘籲籲跑回來的孤兒,看著兩手空空的小宿,先是怔了一會兒,然後大發雷霆,將小宿痛打了一頓。
小宿也沒有還手。
而被痛揍了一頓之後,這兩個孩子,也就此分道揚鑣。
在那之後,宿鴻禛便又開始了四處流浪的生活。
直至他偶然間,來到了這處位於遼隴與大虞邊境附近的村子,遇到了木匠。
木匠相貌醜陋,性格孤僻,村子裡的人都不願與他走的太近,更彆說討老婆。
不過他的手藝很好。
當宿鴻禛流浪到這個村子時,木匠的年紀也已經很大了。
他想找個徒弟,繼承自己的手藝。
然後順理成章的,四處流浪的宿鴻禛,便有了一個性格孤僻的木匠師傅。
直至流寇洗劫了村子。
少年坐在推車當中,目光望著前路,口中敘說著往事。
“哥,你會不會覺得我很囉嗦啊?”
小宿問道。
“不會。”
陳彥搖頭道。
“你能教我扔石頭那招不,我想學。”
“看緣分。”
“就教教我唄,等我傷好了的!”
少年仍然喋喋不休著。
他知道,自己不是這麼話多的人,可是他不能停下。
因為一旦停下來思緒,他就會開始想念。
想念那個醜陋的木匠。
……
遼隴,北部邊境的一座小鎮。
餛飩鋪。
宿鴻禛端著手中的餛飩碗,目瞪口呆的看著坐在他對麵的陳彥。
十一碗。
雖說他現在身上有傷,沒有辦法大口吃東西或者吞咽。
但在自己才剛剛吃下三個餛飩的情況下,對麵這位看起來似乎就隻比自己大一兩歲的少年,竟然就已經吃完了這麼多碗的場景,實在是太過震撼。
姑且先不說其他的,這餛飩可都是剛出鍋的。
不燙嗎?
都說喝餛飩,喝餛飩,這下自己可算是見到什麼是喝餛飩了。
就跟喝水一樣。
不,就算是喝水,都不可能這麼誇張。
最終,陳彥總共喝了十七碗餛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