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死守即墨城1_明末少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少年 > 第83章 死守即墨城1

第83章 死守即墨城1(1 / 1)

我回到中軍大帳,正在喝茶,夜不收老趙進來報告,“大人,叛軍足有一萬五千人,在靈山原來我們駐紮的地方紮營,晚上我們要不要去搞一下?”“你還上癮了,你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情況,人家一萬多人,你去多少人馬能回來,”老趙也覺得不好意思,大戰在即,我也感到空前壓力,在城牆上巡查一圈,檢查防守物資和各個地點的崗哨,我到亥時回到大帳,正準備洗漱休息,戚長平進來報告,“將軍,我招募了三百青壯,都是好手,”“你喜歡帶兵,終於搞到自己的人馬了,你需要什麼裝備,我都批給你,就看你明天的表現了,”“將軍,我準備把三百人分成兩組,一組二百人放在西北角,二組一百人放在東南角,哪個城門告急,都能及時補上,”“嗯,你這樣布置很合理,”

一夜無話,第二天卯時,我在北城城樓上用望遠鏡看到,敵軍隊伍正在往即墨城靠近,距離城牆還有一裡時兩翼分開,向即墨城包圍過來,兩翼人馬過去,就露出中軍,中軍徑直向北門壓來,正是人一過萬,無邊無際,中軍走到八百米的位置就停了,然後就看到很多盾車被兵卒推著往前走,還有兩架攻城塔,也跟在炮車後麵,敵軍中軍大旗上一個醒目的“耿”字,應該就是叛將耿仲明了,這家夥一生戎馬,經曆大小戰鬥無數,不可輕視,敵軍進入我軍炮程範圍,果然散的很開,敵軍的各種火炮也不再集中在一塊,我看耿仲明的帥旗停在北門,今天我就要在北門和他一較高下了,我看著敵軍的盾車和攻城塔不斷靠近,已經進入五百米,我下令,兩門大將軍炮,先用實心彈慢慢打,起到遲滯騷擾的作用,要是砸中了,那就是賺到了,等盾車和攻城塔進入三百米,那就不能客氣,換上開花彈,瞄準了就轟,打偏了下一炮接著打,幾炮下去一個盾車都沒打中,太傷士氣了,沒辦法,隻能暴露全部火力,十幾門大將軍炮同時瞄準最前麵的盾車,一聲令下,代表開炮的旗幟猛地揮下,一聲震天轟鳴過後,前麵的三輛盾車被炸的支離破碎,盾車後麵的人也十不存一,大炮隻能範圍打擊,

這時候,躲在敵軍隊伍裡的炮火也瞄準城頭開炮了,十幾個大鉛球向城頭砸過來,有個彆兵卒不幸被鉛球攆過,小命是肯定玩完了,牆磚被砸到就是大坑,磚屑四射,沒有鎧甲保護的地方被碰到就是重傷,大將軍炮隻能放棄盾車和攻城塔,專門找敵軍的火炮,實行定點清除,炮兵和炮兵之間的對轟沒時間去管了,敵軍已經攻到城下,開始了弓箭手對射,虎蹲炮這時候繼續對準盾車和攻城塔轟炸,經過層層阻擊,敵軍還是成功的把四輛盾車推到城下,火炮打不著他們了,敵人士氣大振,後麵十幾個雲梯迅速衝上來,躲在盾車後麵的弓箭手放箭,壓製城頭弓箭手,雲梯就開始往城頭掛,城頭就開始往下麵扔石頭磚塊,城頭上燒金汁的大鐵鍋已經開始沸騰,臭氣飄出去幾十米,有兵卒拿著長舀子,舀起金汁順著雲梯往下倒,下麵的叛軍就開始哭爹喊娘,金汁裡含有大量細菌,被燙傷後順著傷口進入體內,人基本就廢了,一鍋的金汁,基本能守住兩個雲梯,大多數的雲梯還是要靠石頭箭矢,躲在盾車後麵的弓箭手畢竟沒有在城頭上射箭方便,守軍主要配備的鐵臂弩,鐵臂弩可以躲在垛口後麵掛弦裝箭,就是發射的時候暴露身體也很少,盾車後麵的敵軍弓箭手要射箭,必須把身體暴露一大截出來,雖然鐵臂弩發射的頻率沒有弓箭快,但是時間久了,弓箭手的傷亡就大了,有的守軍端著鐵臂弩,專門等著敵軍弓箭手露頭了才扣動扳機,慢慢的城頭的弓箭就占了上風,爬雲梯的敵軍被弩箭照顧的就多了,爬起雲梯就束手束腳,我看這邊形勢基本穩住,就用望遠鏡觀看炮兵對轟的效果,守軍的大炮都是集中幾門,發現一個目標就一起開炮,就是炸不壞對方大炮,也把炮手炸死,守軍對叛軍最強的點就是炮火,沒有被發現的敵軍大炮也都退到了遠處,在進攻的敵軍還是誓死不退,但是銳氣明顯不足了,到現在我才有精力關注其他三個城門的戰況,“大壯,其它三門有沒有消息傳來?”“報告將軍,沒有,”這個時候,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那幾個方向的炮聲、喊殺聲也是接連不斷,此起彼伏,我還是不放心,讓江大壯跑一圈看看情況,

這時候縣令張大人帶著鄉親們抬著飯菜上了城樓,雖然戰況有所緩和,偶爾還有箭矢飛過來的,他能親自來到城頭我還是很感動,張大人也是心情中人啊,“張大人,你怎麼親自上來了,”“楊將軍,你們保護即墨城浴血奮戰,我上來送飯算什麼,”張大人親自給我盛了一晚肉湯,我喝一口肉湯,咬一口燒餅,金汁的味道還在空氣中彌漫著,這時候也顧不了那麼多,得到機會抓緊把肚子填飽,戰事緊起來就沒機會吃飯了,兩個燒餅,一碗肉湯,我也就是三分鐘解決,吃完的人馬上把彆人換下來吃飯,張大人他們帶著碗筷,抬著傷員下去了,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