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幾天,火神軍都是挨家挨戶幫助修建房屋,清理街道,統籌各種建材,讓民房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修繕,開設多個施粥點,讓老弱不至於餓死,以工代賑,招募大量青壯修繕城牆等被毀壞的公共設施,協助縣衙恢複建製,重建戶籍,組織農民複墾開荒,召集大小士紳地主,鼓勵他們擴大生產,讓更多的人找到營生,火神軍的一些列舉止,得到了招遠廣大老百姓的愛戴,老百姓會主動給在街頭忙碌的火神軍士兵送飯送水,這種受到尊重和愛戴的感覺,也讓剛返正過來的士兵對火神軍有了發自內心的認同感。
戰後就給督師朱大典發去捷報,火神軍順利攻下招遠城,說明了火神軍也傷亡慘重,需要休整,不宜連續戰鬥,朱大典果然隻是發來嘉獎令,沒有指揮火神軍的進一步行動。站在招遠城頭,遙望著這片即將生靈塗炭的大明,腳下的招遠是著名的金都,若是把這個消息上報到朝廷,不知道能否扭轉大明崩潰的財政,又怕被貪官汙吏們得知消息,把這塊肥肉鯨吞乾淨,崇禎皇帝雖然曆史上說他剛愎自用,喜怒無常,不能知人善用,但他一生都在為即將崩塌的大明而努力著,儘管他有些政令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大明雖在他手裡亡,但他不是亡國之君,最後吊死煤山,更是詮釋了什麼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讓他在大明十六帝之中足可以排進前三,僅在太祖成祖之後。我發自內心地想幫一把令人尊重的崇禎皇帝,於是回到中軍大帳,提筆給曹公公寫了一封密信,
叔父尊前:
侄自膠東歸,心緒如沸,輾轉難眠,故修此密信,望叔父細閱。近日於招遠一帶查訪,竟得驚天之秘——此地金礦儲量驚人,若朝廷能掌之,歲入百萬金亦非虛言!今北虜叩關,流寇肆虐,國庫空虛,若聖上得此金山,軍餉足而兵威振,或可挽大明將傾之局。
然此訊若泄,必遭貪官汙吏覬覦。彼輩勾結礦匪,中飽私囊,屆時金山反成禍端。侄憂心如焚,唯叔父深得聖上信重,故懇請叔父尋機密奏。倘能成事,一則解國難,二則叔父與侄亦能立下不世之功,光耀門楣。
事關重大,具體詳情,不敢細表。途中戒備森嚴,未敢多言。叔父見信後,萬望謹慎行事,切勿輕泄。
侄興旺惶恐再拜
崇禎五年八月八日
寫好這封信,用火漆封口,換來現在的護衛隊長張小飛,“小飛,你親自帶兩個人,把這封密信送到京城曹公公手裡,事關重大,不得有紕漏,回來記你大功一件,”張小飛見我如此慎重,也珍重答道:“將軍放心,隻要小飛還有一口氣在,必將完成此項任務,”送走張小飛,考慮到俘虜兵融合的也差不多了,該加強軍事技能訓練了,遂召集眾將,討論加強隊伍訓練之事。
再說張小飛,帶人晝行夜宿,終於在幾日後到達京城,多方打聽才找到曹公公的宮外住所,把密信交到曹公公的手裡,曹公公拆開信一看,不敢怠慢,連夜進宮麵聖,
乾清宮內,燭火搖曳。崇禎帝眉頭緊鎖,批閱奏書。曹化淳捧著密信,躬身入內,
曹化淳壓低聲音道:“陛下,奴才有要事密奏。膠東急報,事關大明國運!”
崇禎帝猛然抬頭,手中朱筆頓住“膠東?可是孔有德餘孽未靖?”
曹化淳趨前半步,展開密信,“非也!招遠縣竟藏有巨量金礦,若能開采,每年可增百萬賦稅!”眼角餘光偷瞄崇禎神色,
崇禎帝霍然起身,案上奏折散落,“百萬賦稅?你可知虛實?”踱步時袍角掃過燭台,火苗劇烈晃動,
曹化淳跪地叩首:“此乃遊擊將軍楊興旺親往探查!如今北虜索餉、剿匪缺銀,若得此金山,三邊軍餉、漕運修繕……皆可無憂。”
崇禎帝撫額長歎:“朕日夜憂思錢糧,卻不知天賜良機!”忽目光如電,“但金礦之事,為何從未見奏報?”
曹化淳額頭貼地:“回陛下,此地奸商與礦匪勾結已久,恐消息泄露遭人分肥。”聲音哽咽,“奴才鬥膽懇請聖命,願親率東廠精銳,徹查此事!”
崇禎帝凝視密信良久,手指微微顫抖,“曹卿忠心可鑒。然金礦既現,必有豺狼環伺。”突然抓住曹化淳手腕,“此事須絕密!明日朕便擬旨,著你即刻啟程!”
曹化淳心中狂喜,卻泣不成聲,“奴才粉身碎骨,定不負陛下重托!”暗忖:金山在手,何愁聖眷不隆?楊興旺這小子對咱家也是夠忠心的,也該提攜一二,想到這裡便道:“陛下,遊擊將軍楊興旺此前守即墨城,收複萊陽城,滅敵萬餘,念其年紀尚幼,隻是封蔭父母,然又有軍報,他又協助主力收複平度城,孤軍收複棲霞、招遠城,穩定民生,今又有獻金礦之功,”崇禎帝道:“楊興旺真乃朕之福星,然不宜單獨封賞,等朱大典的報功表到了統一封賞吧,朕已記住楊卿,以後定當重用,”曹化淳告退,回到自己的宅邸,第二天就接到皇帝的密旨,點了兩百東廠番子,直奔招遠縣。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