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站起來,:“感謝族長,感謝各位同仁的支持:
今日站在這裡,我李岩心中百感交集。蒙諸位錯愛,推舉我為大同黨黨魁,這份信任重逾泰山,我既感榮幸,更知責任千鈞。
回望過往,我曾見證過黎民疾苦,目睹過山河破碎。正因如此,當我知曉大同黨“天下大同,蒼生安康,公平、平等、民主”的宗旨時,便深知這是值得我傾儘一生去追尋的理想。大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讓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願景,是我們每個大同黨人心中最熾熱的期盼。
如今,我接過這副擔子,不敢有絲毫懈怠。未來,我將與諸位一道,秉持三大信念前行。
其一,以民為本。百姓是江山的根基,我們要時刻傾聽百姓的呼聲,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無論是田畝賦稅的合理調整,還是市集商貿的有序發展,亦或是孩童教化、老者贍養,都要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讓每一位鄉親都能過上安穩日子,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其二,堅守公道。大同之要義,在於公平正義。我們要革除積弊,讓律法麵前人人平等,不讓權貴肆意妄為,不讓弱小遭受欺淩。為官者當清正廉潔,處事者當公正無私,唯有如此,才能贏得百姓的真心擁護。
其三,聚力前行。個人的力量有限,集體的力量無窮。大同黨的事業,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業,而是在座每一位,乃至天下有誌之士共同的事業。我希望大家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分彼此,不計得失,為了共同的理想攜手奮進。
我知道,前行的道路上必然充滿荊棘,會有諸多挑戰。但我李岩在此立誓,必將以赤誠之心對待黨和百姓,以堅韌之誌克服艱難險阻。我不敢說自己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我有一顆為蒼生謀福祉的決心。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讓我們攜手並肩,以今日為新的起點,一步一個腳印,向著大同之境穩步前行。我堅信,隻要我們同心同德,眾誌成城,終有一天,我們定能實現那“老有所安,幼有所教,百姓和樂,天下太平”的大同盛世!
謝謝大家!”
李岩的一同演講完畢,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十七歲中舉,才學不是蓋的,在選舉中李岩的得票高過趙月思,僅次於程貴,初來乍到就能得到如此高的投票,說明功名在人們心中的認可度是相當高,李岩若是再做出一些成績,聲望蓋過我也不是不可能的,當然我也是樂見其成,省得我整天操心勞神,隻要他以後得政見不偏離大同黨的宗旨,我就會不遺餘力地支持他。
見掌聲終於停息,我笑著對李岩道:“李黨魁,大同黨是初建,事情還是千頭萬緒,當務之急就是要把基層組織建起來,讓每個基層都能儘快過上組織生活,人手要是緊張,你看到哪個部門清閒,你就可以調哪個部門的人給你幫忙,”李岩也是連連稱是,一改以往的頹廢,變得意氣風發。
往上就在招賢樓的宴會廳,鎮衙宴請了這次過來開會的黨員,作為一把手也要建立自己的群眾基礎,向大家推銷自己的執政理念,每一桌都有我的熟人,我到每一桌敬酒都要憶苦思甜一番,再給大家畫一個更大的餅。一個團隊的未來有無限可能的時候,大家跟著你覺得前程似錦,那這個團隊才是最有戰鬥力的。
年關將近,家家戶戶都忙著過年,安北鎮的街道變得異常熱鬨起來,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鎮衙後麵的十幾個小院,都住著大同部落的高層,每家門口都有三三兩兩的人提著大包小包,很多人不是想著提高自身的能力,總是習慣性的投機鑽營,大同部落剛剛起步,稍有不慎就會走向大明的老路,臘月二十六這天,本想提前下衙,到家裡陪陪走路都費勁的徐念嬌,當聽她說到,廚娘上街買菜,小商小販好像東西不要錢一樣往她籃子裡塞,偶爾和小梅去逛珠寶店,綢緞莊,掌櫃的都是收點錢意思一下,徐念嬌和小梅說的眉飛色舞,我的臉色就越來越沉,人們總是不擇手段地攀附權貴,還自認為這是清明。要是不儘快治住這股歪風,大同部落就進入滅亡倒計時了,
臘月二十七是年前最後一天上衙,卯時就召開了長老會,等人都到齊了,大家都大眼瞪小眼,不知道都是最後一天上班了還召開長老會乾嘛,我也沒讓大家等的太久,輕咳一聲就說道:
各位長老:
今日召集大夥來開這個長老會,心裡頭實在不是滋味。眼下已到臘月二十七,再過幾日便是新年,本應是大夥齊心協力籌備年節、規劃來年的時節,可近來部落裡請客送禮之風愈演愈烈,這股歪風邪氣若不及時刹住,遲早要壞了咱們大同部落的根基。
想當初咱們拉起這支隊伍,圖的是什麼?是讓弟兄們能有口飽飯吃,能有個安穩去處,是要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朗朗乾坤。可看看現在,有些人把心思全用在了請客送禮上。為了個小差事,提著酒肉往管事家裡鑽;為了多分點過冬的糧草,變著法子給頭領塞東西。長此以往,那些踏實乾活、一心為部落的人該怎麼想?他們會覺得,再怎麼賣力也比不上人家送禮送得勤,心裡的火氣一旦憋久了,部落的人心可就散了!
咱們部落的糧草、衣物,哪一樣不是弟兄們用血汗換來的?是地裡刨出來的,是戰場上拚出來的,不是大風刮來的!可現在,這些東西卻成了送禮的籌碼,多少糧食被浪費在宴席上,多少布料被用來打點關係。這不是在敗家業嗎?今年冬天本就難熬,東邊的建奴虎視眈眈,南邊的官軍也沒閒著,咱們要是把家底都耗在這些虛禮上,開春之後拿什麼去囤糧、去練兵?真到了危急關頭,誰會因為收過咱們的禮就來搭救?到頭來,丟了性命、散了部落的,還是咱們自己!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