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高仁問:“那大同軍的進軍線路?”“避實就虛,哪裡有重兵把守的我們就不要去,我們剛開始的任務就是破壞他們的生產和消滅他們的人口,最後一步才是消滅他們的軍隊,”戚長平道:“後金軍隊的主力都駐紮在沈陽遼陽到大明錦州一線,用於和關寧軍對峙,那我們的活動範圍就定在沈陽以北的廣袤地區,”陳守國道:“那我們行動要快,在後金反應過來之前,就把他們後方攪得天翻地覆,”我手指在地圖上圍繞沈陽畫了一個半圓,對五位千總交代道:“這次打草穀以營為單位,成扇形沿著我劃定的路線行動,遇到後金主力不許交戰,立即向軍部靠攏。”五位千總紛紛應諾,胡高仁又補充道:“從明天一早各營就自主行動,但是每天必須向軍部報告自己的位置,”幾位千總紛紛點頭,
散會後,五位千總都像出籠的小鳥飛走了,胡高仁道:“漢人很久沒有在遼東這片土地上揚眉吐氣了,這次希望我們大同軍能在這裡站住腳,”毛承祿道:“隻要我們族長想要的地方就不會跑了,”戚長平問:“族長,各營掃蕩過的地方,就直接放棄丟了?”“也不能這麼說,掃蕩過一個地方之後,把當地的後金蒙古人該殺的殺,該攆走的攆走,任命漢人當中有能力的人為小旗、總旗、百戶,讓他們帶領其他漢人軍墾,我們繳獲的武器都送給他們,讓他們有能力對付小股敵人。大股敵人來了就給大同軍送信。”
次日寅時,楊興武第一次擔任千總,獲得獨領一營的機會,心裡很是激動,想好好地表現一下,不能讓另外幾個營給比下去,提前出發,獲得更好的機會就是他能想到的,他寅時就通知夥夫做飯,其他兵卒拔營打點行裝,到了卯時已經吃完飯全營出發了,越過老哈河,翻過光頭山,由於盟軍是往東南方向攻打三座塔和懿州,龍驤軍當然不能跟在他們後麵吃灰,楊興武選擇了往東北方向,龍驤營現在有六千人馬,六個把總隊,人家的把總是一百來人,大同軍的把總隊是一千人,其實這些都是無所謂,楊興武為了安全起見,留了兩個把總隊在身邊,其它四個把總隊都給放出去打草穀,然後輪換出去,始終在中路保持有兩個把總隊處於戰備狀態。
當時沈陽往南地區都被漢人開發成農田,後金占領之後還是把漢人當做農奴繼續耕種,沈陽往北地區基本都是牧場,依附後金的蒙古部落在這些地方放牧,自從大同軍在這區域開始打草穀,在這一帶活動的牧民可就倒黴了,完全是拉網式的向前推動,發現有部落,毫不客氣地過去征服,完全執行草原的規矩,男人隻要是超過車輪高的一律砍頭,部落裡的馬牛羊全部成了大同軍的財產,東西多了帶不走,就便宜了漢人奴隸,這些漢人奴隸原來都是當牛做馬的,大同軍的突然到來,把部落裡的男人都給殺了,讓他們成了部落的男主人,以前的女主人成了自己的女奴,對大同軍是發自內心地感恩戴德,“終於把王師盼來了啊!終於把王師盼來了啊!”龍驤營的把總們也執行了上麵的指示,漢人奴隸按照殺人的多少,分彆任命他們為小旗、總旗和百戶,看不上的武器裝備都給了他們。
隨著時間的推移,沈陽以北的地區正接受著清洗,見機快的部落要麼就是往沈陽城跑,要麼就是往更遠的東北方向跑,不過也有不信邪的翁牛特部,仗著自己是大部落,又糾集了其他幾個部落,合計起來也有五千騎兵,龍驤營出去的把總隊,早就得到命令,遇到大股敵人不許擅自行動,都要往主力方向靠攏,楊興武得到消息,連忙下令,讓散開打草穀的把總隊都向自己聚集,,自己在原地等待翁牛特部的到來,要跟對方來一場騎兵對戰,一天後,龍驤營的人馬剛剛聚集,探馬就彙報翁牛特部的人馬距離隻有二十裡了,楊興武打了個呼哨,自己就一馬當先向敵人的方向迎了過去,龍驤營的營旗當然也跟著他跑了起來,其它把總隊緊跟其後。
午時剛過,翁牛特部的騎兵已漫過東南的土坡。領頭的是翁牛特左翼台吉博洛,他披著鑲銅邊的皮甲,坐騎是匹棗紅色的蒙古馬,手中長弓斜挎,箭囊裡插著二十支雕翎箭。他身後的五千騎兵呈"雁翅形"展開,馬蹄踏過殘雪覆蓋的草地,濺起的雪沫與黃塵攪成一片混沌。
"列火器陣!"楊興武的吼聲被風卷向陣中。龍驤營的前排騎兵迅速勒馬,紛紛從馬鞍旁摘下新式火槍,每個把總隊都有三百名火銃手,他們排到隊伍的前列,拉動槍栓,給子彈上膛,端起槍瞄準對麵的敵人,
博洛在百米外勒住馬,他聽過這玩意兒的厲害。去年皇太極親自帶兵入關,聽說就是慘敗在大同軍的火槍下,他咧嘴露出黃牙,對左右吼道:"繞開正麵,射他們的馬!"
蒙古騎兵的雁翅陣突然收攏,像一柄彎刀轉向龍驤營的右翼。與此同時,所有火槍手扣動扳機——"轟!轟!轟!"一千八百聲齊響震得河穀嗡嗡作響,硝煙瞬間裹住了明軍隊列,子彈在空氣中劃出尖銳的哨音,衝在最前的五百餘名蒙古騎兵應聲墜馬,有的戰馬被子彈打斷前腿,淒厲地嘶鳴著在雪地上翻滾。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