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在簽押房裡處理完手頭事務,本想接著找鄭芝龍談判,一打聽才知道,鄭芝龍昨晚縱欲過度,都還在床上躺著呢,隻好著急大同官員商議對鄭家的政策,不一會人就都到達了議事廳,我召集的大家,肯定由我先來個開場白,“諸位,大家都說說,我們的鎮國神器能不能向鄭家出售,都說說自己的看法,”李岩道:“我們要是把所有的東西連盟友都不賣的話,會讓盟友寒心,其它勢力想和我們結盟也會有很多顧慮,我建議還是出售給他們比較有利,”程貴立即反駁道:“我們已經答應開花彈賣給他們了,他們要是再有了大型火輪船對我們的威脅就太大了,”胡高仁道:“少賣一些吧,要是一點不賣也說不過去,”看他們好像形成共識了,我插話道:“你們看這樣行不行?讓他們承諾,裝有開花彈和蒸汽機的船隻隻能在南海以外的地方行駛,不可以進入東海黃海渤海,”趙月思道:“嗯,這樣他們的船隊在南海以外地區遇到西洋人的船隊也有優勢,他們應該可以接受,”程貴道:“靠彆人的承諾還不是靠得住,我們直接在基隆海峽設卡,對有蒸汽機和開花彈的船隻不可以進入到雞籠島以北的海域,”他的觀點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商量好了可以賣和如何賣的問題,下麵就開始商量讓對方用什麼東西和我們換了,銀兩對於大勢力來說都不算什麼,都是用稀缺的東西以物易物,程貴道:“他們有的東西我們都有,他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馬尼拉港就是個中轉港,什麼稀奇的物件都有,”胡高仁道:“沒有稀缺的東西就讓他們多花點錢,”大家都有賣蒸汽三輪車的經驗,這次都把大福船的價格定在兩萬兩,普通大福船的價格也才五千兩左右,裝了蒸汽機就變成了兩萬兩,這就是技術壟斷的紅利。這次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價格是理所當然的。
又過了兩天,鄭誌龍才恢複元氣,找我們接著洽談,這次是在大同官衙的議事廳裡,眾人看著鄭芝龍眼圈發黑,精神萎靡的樣子,心裡都是發笑,表麵還要裝作絲毫沒有察覺的樣子,和鄭芝龍談著公事,雙方事後都有商議,所以開花彈和蒸汽大福船很快就洽談好,沒想到鄭家得隴望蜀,還想要我們的新式火槍,這可定不能再賣給他們了,大同軍自己還有很多隊伍沒有裝備,這個要求被婉言拒絕,等以後再說了,
正事談完,開始了吹牛打屁模式,鄭芝龍在海上討生活這麼多年,他的所見所聞,讓內地北方的人感覺新鮮好奇,鄭芝龍道:“諸位兄弟久居一方,怕是未曾見過南海之上的萬千奇景。某自少年出海,往來於呂宋、爪哇、暹羅諸國二十餘載,見過的奇人異事,能說上三天三夜。今日便揀些最稀奇的,與諸位說道說道。
先說那呂宋島的采珠人。此島南部有片海域,海水清得能看見海底的珊瑚像玉樹般叢生,底下藏著比拳頭還大的明珠。采珠人皆是赤身下水,腰間隻係個皮囊,嘴裡銜根空心蘆管——你們可彆小瞧這蘆管,竟是用百年海竹打通製成,能在水下換氣半個時辰。有次某親眼見一老采珠人,潛入三十丈深的海底,遇上條丈許長的黑鯊,他竟不慌不忙,從懷中摸出塊雄黃石,往鯊魚眼前一晃,那鯊魚竟像見了烈火般掉頭就逃。待他浮出水麵,皮囊裡的明珠映得海麵都泛著青光,最奇的是,他手掌上有道深可見骨的傷疤,說是早年被巨蚌夾住,硬生生掰斷蚌殼逃生,此後那隻手摸珠,一摸一個準,比漁網還靈驗。
再說說爪哇島的香料巫師。那島上的馬魯古群島,人稱“香料群島”,胡椒、丁香、豆蔻長得比野草還密。當地有群巫師,不用秤量,隻用鼻子聞,便知香料的年份與成色。某曾見一位老巫師,麵前擺著十幾種丁香,他閉著眼吸口氣,就說:“這包是去年雨季收的,沾了晨露,燉肉最香;那包是旱季采的,曬足了日頭,配茶湯最好。”更奇的是,他們能在深山裡找一種“會流淚的樹”——樹乾砍個口子,就會流出琥珀色的汁液,名叫“龍腦香”。這巫師帶著族人去采香時,要先對著樹唱半個時辰的歌,說是怕驚擾了樹神。有次某的船隊想買些龍腦香,巫師卻搖頭說:“此樹今年流淚已儘,再采就要枯死,明年再來吧。”後來某才知,他們采香從不過度,故而那片山林的香料,年年都長得旺。
還有暹羅國的馴象師。暹羅的象比咱們北方的馬還多,有專門的“象營”,馴象師皆是自幼與象為伴。某見過一位馴象師,能指揮大象用鼻子卷著鋤頭耕地,卷著水桶澆田,甚至能讓大象用象牙輕輕托起嬰兒,半點不傷。最絕的是“象戰”演練,馴象師騎在象背上,手裡隻拿根細藤條,大象卻能聽懂他的號令,或用鼻子甩飛盾牌,或用腳掌踏碎長矛。有次某問馴象師:“這般龐然大物,怎會這般聽話?”他笑著說:“大象通人性,你待它好,它便為你賣命。我幼時曾救過一頭落難的小象,如今它已是象群裡的首領,每次見我,都會用鼻子蹭我的臉,像孩子般親近。”
對了,還有占城國的“飛舟人”。占城沿海多礁石,尋常船隻難以前行,可當地有群人,造的船隻有丈餘長,船身輕得兩人就能抬動,船底鋪著一層鯊魚皮,在水裡劃行比遊魚還快。他們駕著這種船,能在礁石縫裡穿梭,還能順著海浪“飛”起來——某曾見他們在漲潮時,借著浪頭,讓船身離水三尺,掠過暗礁,濺起的水花像銀簾子似的。這些人靠捕魚、運送貨物為生,夜裡還會在船上點起漁火,遠遠望去,海麵上的漁火像星星落在水裡,好看得緊。他們還有個規矩,若是見了迷路的船隻,定會引航到安全的港口,分文不取,隻說“都是海上討生活的,該互相幫襯”。
諸位兄弟,南海諸國雖遠,卻藏著這般多的奇人。他們或憑一身絕技謀生,或守著一方規矩度日,與咱們雖習俗不同,卻都有顆踏實過日子的心。某今日說這些,也是想讓諸位知道,這天下之大,不止有咱們腳下的土地,還有無數新奇的人和事,等著咱們去見識哩。”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