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秦:六個娃娃吃果果
排排坐,吃果果。
你一個,我一個,六個娃娃都快樂。
給娃娃們分蘋果的老師,叫蘇秦。
坐在第一排的是趙肅侯,他最喜歡築長城。
要不是蘇秦沒收了麻將牌,他能一個人推牌九推到天亮。
對於這種天才少年,蘇秦的辦法是哄。
坐在第二排的是韓宣王,他是個膽小鬼。
總是趁著蘇秦不注意,在背後做些小動作。
總是不交回家作業,總是扯謊說被弟弟弄壞了。
坐在第三排的是魏襄王,他和隔壁班的秦武王關係比較曖昧。
這隔壁班是特長生班,秦武王練的是舉重。
後來,在一次舉重表演賽上,被舉起的大鼎給壓死了。
坐在第四排的是齊宣王,他是梅花鹿合唱團的成員之一。
明明是屬老鼠的,偏偏愛沿著木頭去尋找魚。
教導主任孟子和他說了很多遍,但他卻一點也聽不進去。
坐在第五排的是楚威王,他是蘇秦最看重的學生。
從小上課就不穿尿不濕,經常霸氣側漏,尿性十足。
被隔壁班的羋月看見,編成順口溜“你看你看威王的臉”。
坐在最後一排的是燕文侯,在班級裡年齡最小。
家裡盛產板栗、冬棗等農作物,家境條件比較優渥。
和函穀首富秦武王家比起來,那便不值一提了。完)
2.孫臏:身殘誌堅張海迪
身殘誌堅,是孫臏一生的寫照。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居然能夠活成一麵旗幟。
憑的不僅僅是運氣,更多的是能力。
他早年拜在鬼穀子門下,一心鑽研兵法戰策。
晚年退隱鄄邑,著成《孫臏兵法》。
這點和紅旗下長大的張海迪非常像,都是作家。
後世,推崇而膜拜孫臏的人絡繹不絕、不勝枚舉。
比如唐德宗,把他供奉於武成王廟內。
又比如宋徽宗,追尊他為武清伯。
據說,孫臏除了會打仗,還是五行的祖師爺。
第一行是製鞋業。
把悲憤化作力量,是瘸子對鞋子最深沉的報複。
第二行是皮革業。
保護好自己的膝蓋,自力更生,再也不用去海寧皮革城了。
第三行是燒炭業。
伐薪燒炭南山中,孫臏很懷念雙腳走路的日子。
第四行是豆腐業。
孫臏是第一個做豆腐的人,但他更願意做吃豆腐的人。
第五行是泥塑業。
孫臏做的泥人,能夠以假亂真,因為用了無錫惠山的泥巴。
惠山人把孫臏捏泥人的技藝繼承了下來,甘願做孫子。完)
3.文仲:陰謀陽謀隨便謀
文仲,是春秋時期有名的謀略家。
作為越王勾踐的謀臣,他和範蠡為打敗夫差立下赫赫戰功。
可惜,在歸隱這件事情上,他沒有範蠡英明。
最終,文仲為勾踐賜死於屬縷劍下。
勾踐之所以要殺了文仲,無非是怕他用“伐吳九術”對付自己。
文仲的第一計,以鬼神之說,從輿論上造勢。
使人們發自內心的跟隨自己,實現掌控人心的政治目的。
後世把這招用得淋漓儘致的,要數農民起義家陳勝和吳廣。
第二計,用金錢賄賂,讓對方麻痹。
欲望是難以填補的溝壑,一旦膨脹了,很容易滅亡。
對付夫差,勾踐就是用的這一招。
第三計,高價買入敵國的糧食,讓敵國的國庫空虛。
這高級黑的經濟戰,一旦得逞,可以瞬間滅國。
第四計,送絕色美女給敵國,讓君王沉迷美色。
天天沉醉在溫柔鄉裡,連早朝都不願意。
第五計,送傑出的工匠,讓君王沉迷於修建宮殿。
修建宮殿虛耗國家財富,橫征暴斂也就不遠了。
第六計,賄賂敵國的奸臣,讓他們謀害忠良。
第七計,讓敵國的君主發配忠臣,聽不到真話實話。
第八計,國家富強的時候,要做好作戰的準備。
第九計,國家要經常練兵,打造一支堅強如鐵的部隊。完)
4.張儀:靠嘴吃飯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