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嬴政:質子到天子其實並不遠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嬴政,以其隱忍,方得始終。
成為橫掃六合,雄霸天下的正主。
實現了從質子到天子的飛躍,到達了人生的巔峰。
若沒有李斯,嬴政的路,不會這麼順暢。
李斯是嬴政的智囊,提供了無數有利於國家統一的政見。
李斯的預判能力超強,而且還能助他消除一切潛藏的危險。
呂不韋、嫪毐、蔡澤,這些人在李斯麵前。
不過是棋盤上的棋子,每一步都儘在掌控之中。
他感謝像李斯那樣,對大秦國的事業忠心耿耿的人。
無論是智者還是武將,都是他手中開天辟地的刀和劍。
若是沒有呂不韋和嫪毐,嬴政便會孤獨。
一個是掛名的仲父,一個是見不得光的繼父。
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想把嬴政玩弄於股掌之間。
嬴政不但不恨他們倆,反而很感激他們。
因為呂不韋和嫪毐的存在,讓嬴政仿佛身處在狼群之中。
讓他看懂了叢林法則,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
也正是看懂了叢林法則,他才更加的信賴徐福。
那個自告奮勇去蓬萊,為他祈求不死靈藥的神棍。
做皇帝的,也是需要一些理想來支撐的,否則人生太無聊了。
長生不老就是嬴政的理想,終其一生都不曾變過。完)
2.扶蘇:公子向北的路不太好走
公子向北走,小女子向南瞧。
此生就此彆過了,難以忘懷。
扶蘇公子,此刻,正在北去上郡的路上。
雖然貴為秦始皇的長子,卻因為直言被發配邊塞。
美其名曰,是去監督大將軍蒙恬的軍隊。
實際上是個被剝奪了繼承權,流放在外的可憐人。
扶蘇知道,此去上郡,恐怕是凶多吉少。
所以臨行前,他特意向王姑娘辭彆。
那是他最喜歡的姑娘,但他無法給她想要的幸福。
她的父親說,宮門的水太深,李斯的爪牙太利。
好不容易功成身退,不想再和宮門攤上任何的關係。
不讓閨女跟著他,是不想毀了閨女下半生的幸福。
扶蘇明白,長子又如何,總歸不如狗子聽話。
想到李斯,他狠狠地咬了一下牙。
如果沒有李斯,他也不會落到現在這步田地。
當初,李斯請始皇帝賜婚,令扶蘇娶了李斯的女兒為妻。
扶蘇恨烏及烏,故意冷落李斯的女兒。
李斯女兒回門哭哭啼啼,做老爹的李斯難免銜恨。
於是借廷議的機會,唆使始皇帝“焚書坑術”。
扶蘇一時沒忍住,在始皇帝前直言違逆。
想來,這北向之行,還是著了李斯老謀深算的道。完)
3.劉邦:哪裡有白蛇哪裡就有我
但凡牛逼人物,總是和蛇過不去。
許仙沒放過白素貞,結果,金山寺遭殃了。
可憐的和尚們,成了湯鍋裡的餃子。
葫蘆兄弟沒放過青蛇精,結果,爺爺遭了個殃。
還有那可憐的蜈蚣精,被烤成了焦炭。
劉邦沒有放過赤帝子,結果,農奴翻身當了個皇帝。
不僅,弄死了武力高強、目中無人的項羽。
還除掉了覬覦天下的異姓王,比如說韓信、英布。
這人啊,有時候,還真的不能夠不認命。
劉邦的運氣啊,實在是太好了。
陳勝揭竿而起,到最後掉了腦袋。
劉邦揭竿而起,卻得到了天下。
同樣是揭竿而起,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也許,魚腹藏書,野狐夜嚎。
這兩樣,都屬於見不得人的鬼蜮伎倆。
比起,仗劍除魔,替天行道。
砍蛇的聲望值和經驗值,或許要高那麼一點。
如果陳勝砍的是蛇,也許結局就不一樣了。
但世上,哪有什麼後悔藥吃呢。
九泉之下的陳勝和劉邦,早已喝了孟婆湯。
忘記了前世做過的勾當,還有曾經的光環與榮光。完)
4.項羽:霸王的名號不容易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