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斯:多讀書不一定是件好事
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隻讀聖賢書。
聖賢不給李斯出路,李斯不怕,拋妻棄子逆天改命。
多讀書,容易把自己的腦子讀壞掉。
所以,在荀子門下,練了幾年嘴皮子就出關了。
留下死讀書的韓非子,在那裡泛泛空談。
來到鹹陽城的李斯,巴結上了權貴呂不韋。
雖然呂不韋,對他總是不冷不熱、不鹹不淡的。
但李斯覺得,那是呂不韋在懼怕他。
懼怕他有朝一日,取代他當了相國的位置。
怕就對了,李斯是什麼人,是要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不想做相國的謀士,那不是好的謀士。
千軍萬馬獨木橋,想要做相國那不是容易的事。
除了被呂不韋壓製多年的蔡澤,可以用來投石問路。
下半身思考的嫪毐,卻是落井下石的絕佳武器。
呂不韋多疑,狡兔三窟都不一定能將其製住。
李斯將目光,放在那個叫嬴政的青年身上。
這最後的一筆投資,許勝不許敗。
一旦敗了,不僅顆粒無收,還有性命之虞。
就像當年,左宗棠扛著棺材收複新疆。
並不是左宗棠謀略過人,兵士英勇善戰。
而是左大人向英國、德國銀行借了高利貸,海外融資的結果。完)
2.嫪毐:論操作性工具的重要性
要麼忍,要麼殘忍。
但無論走哪條路,實力最重要。
嫪毐是實乾家,徹頭徹尾的機會主義者。
當初在呂不韋家當門客,每天都要練習拉車。
他把力量集中在一點,以改變呂不韋對以往事物的看法。
他成功的吸引了呂不韋的注意,一躍成為紅人。
但凡有大宴賓客之機,都會讓嫪毐上台作花式表演。
嫪毐拉車的絕活勝過了川人變臉,一時間竟萬人空巷。
嫪毐如此的賣力表演,不過是想要一個機會。
一個取代呂不韋,做秦王城下水道修理總工程師的機會。
偉大的事業,總要有社會和諧的接班人。
論操作的能力和實力,普天之下非他嫪毐莫屬了。
他缺少的,是來自呂不韋的舉薦。
但呂不韋是隻老狐狸,沒有點把柄在他手裡,他是不撒手的。
嫪毐鋌而走險,主動背起欺君罔上的羅鍋。
這樣,呂不韋才安心將修下水道的工作交給了嫪毐。
最近,李斯找上門來,說要一起對付呂不韋。
嫪毐想了很久,還是答應了李斯的要求。
畢竟,銷毀掉呂不韋手中的證據,才是轉正的唯一機會。
韜光養晦這麼多年,是該勃發一次了。
為了自己,也為了自己弄出來人命。完)
3.甘羅:有錢人的孩子當家也早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甘羅,政治世家出身,五條杠的好少年。
當彆的同學,還在尿著褲子,玩著泥巴的時候。
他早已經把法家的《商君書》和《韓非子》,倒背如流了。
有錢人家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自然要比窮人家的孩子,更加的傑出和優秀。
就連高傲的秦相呂不韋,也非常欣賞甘羅的才華。
花重金將甘羅網羅門下,拜為少庶子。
本來,甘羅在呂不韋門下,也是功績平平。
巧的是,呂不韋親手為甘羅羅織了一個成名的機會。
這還要從呂不韋遊說張唐出使燕國,敗興而歸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