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亂世反叛聯盟
1.黃巢:農民不是螻蟻
對於時代拋出的問題,草根分子黃巢並沒有回避。
而是用實際的行動,徹底的實踐了一把。
實踐的過程很熱血,實踐的結果卻很狗血。
黃巢建立了短暫的齊王朝,帶著農民朋友開了開眼界。
但他並沒幫助農民朋友,徹底改變螻蟻的命運。
尤其是在齊王朝覆滅的時候,他的農民朋友也走上了不歸路。
向彆人證明自己行,是要付出代價的。
而向彆人證明自己很行,可能付出的是生命。
什麼是“均平”,什麼“共富貴”。
都是帶頭造反人,給手下的農民打進去的“雞血”。
等到造反派成了當權派,農民就像“破鞋”被丟棄掉。
這樣的事情,曆朝曆代發生的還少麼?
其實,農民之所以被視之為螻蟻,是因為農民眼光短視。
貧窮限製了農民的想象力,農民也無法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所以農民被社會淘汰,也是必然的事情。
都說現代社會的發展,對農民朋友不太友好。
但有多少農民朋友,為了適應環境而改變自己。
學習技能也好,改變職業也罷,都需要慢慢去嘗試。
消極怠工、詆毀謾罵,都不會改變農民的命運。
想要改變命運,就要適應時代的發展。
雞血隻能偶爾打,打多了容易患“雞瘟病”。完)
2.李密:再見了老領導
李密從失去瓦崗寨那一刻起,就不再是領導了。
充其量,不過是架空權力的傀儡。
他很懷念,在瓦崗寨呼風喚雨的日子。
如果,當初聽從裴仁基的話。
或許,他不至於被王世充給擊敗。
單雄信、裴仁基等人,也不至於投降王世充。
自己也不至於西逃長安,投奔了李淵。
論戰功,李淵完全不是自己的對手。
不過是趁隋朝圍剿自己的機會,搶占了長安而已。
李淵是個虛偽的人,表麵上對自己很好。
實際上,給自己安排了一個混吃等死的閒職。
更無恥的是,李淵還命人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心高氣傲的李密,哪裡受得了這般鳥氣。
這時,李淵故意讓李密去黎陽安撫昔日的部眾。
等李密到了半路,李淵又讓人通知李密回城。
李密公然拒絕李淵的命令,便搶了點牲畜準備投奔張善相。
李密的所作所為,儘在李淵的掌控之內。
熊州副將盛彥師,埋伏邢公山,將李密殺死,梟首長安。
一代抗隋名將李密,就這樣死在無名小輩之下。
很多年後,人們說起李密,都不為他的枉死而悲傷。
很多年前,他曾殺了拜把兄弟翟讓,動搖了萬崗寨的根基。完)
3.王世充:鄭國開明皇帝
成功學在於,不給失敗找借口。
這是王世充的人生信條,也是他做人的標準。
王世充年幼的時候,喜歡經史和兵法。
每天讀書到夜深,從來都不虛度每一寸的光陰。
開皇年間,王世充投筆從戎,靠軍功升為兵部員外郎。
進入政治集團之後,他花重金維係人際網絡。
順利在大業年間,做到江都宮監,並受到隋煬帝的信任。
隋煬帝派他出征,平定了楊玄感之亂,受到賞賜。
後來,河南、山東一帶的農民,因為征地安置發生暴亂。
王世充受命於危難,妥善解決了農民的訴求。
此舉,不僅令王世充得到了隋煬帝的青睞。
同時,還奠定了王世充在河南地區的勢力和威望。
隨後,王世充迎來了人生最大的宿敵,瓦崗軍的李密。
在數年的拉鋸戰中,李密耗死了隋煬帝。
並以武力入據洛陽,自封鄭國皇帝,年號開明。
可惜,王世充並不是做皇帝的料。
才風光了三年,就被唐朝秦王李世民破了洛陽。
好在李世民仁厚,免除他的死罪,發配到西蜀之地。
閻王要人三更死,不會留人到五更。
獨孤修德為父報仇,在半路將王世充殺死。
就此,一個短暫的王朝,送走了一位短暫的皇帝。完)
4.宇文成都:大隋第一猛將
英雄氣短,從來不怨英雄。
怨的是,朝代比英雄的命更短。
所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不是農民的牛逼,而是朝堂的萎靡。
宇文成都武力爆棚,但從來不願意炫耀。
怪隻怪大隋沒有後來人,光杆司令容易被群毆。
論實力,本尊真的不比李元霸差。
可是論背景,哪裡敢動李元霸一根頭發。
人家可是李唐的三太子,妥妥的混世魔王。
所以,折在李元霸手裡,也是名留青史的事情。
是不是大隋第一猛將,其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