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一喝酒,容易誤把小人當知己。
掏心掏肺,把不能言說的秘密,也如倒豆一般倒出來。
小人們為了能夠上位,就會把溫庭筠當墊腳石。
如果,大嘴巴子,是他一生鬱鬱不得誌的因由。
那麼幫人“替考”,就是他自毀前程的引線。
擾亂科場,放在任何一個朝代,被抓到都是重罪。
更何況他這麼一個才子,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杜牧曾和他說:“小溫啊,做個校書郎,其實也不錯。”
可惜,年輕氣盛的溫庭筠哪裡聽得進去。
哪怕被社會毒打千萬遍,還要把官場當作初戀。完)
5.楊炯:神童也有機會
有些孩子,在小時候被稱鄉鄰稱之為神童。
其中一部分,確實要比同齡人的聰慧一點。
但有些孩子,靠的是家族的名氣。
個人的天賦、能力,與同齡人沒有多大的差彆。
有時,甚至還比不上同齡人。
隻是,傳言說的太久,也就被人當真了。
楊炯從小就有文學天賦。
十歲那年,便進士及第,授弘文館待製。
這個年紀,一半的孩子還在玩泥巴。
而楊炯,卻開始在文學的道路上前行。
可惜,文學和政治,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規律。
楊炯在文學方麵的造詣,是越來越高。
但在政治方麵,卻越來越不被重視。
直到十六年後,才得了個校書郎的九品官位。
校書郎的日常,也就是訂正書中的錯誤。
也就是個低薪養廉、可有可無的閒差。
荷爾蒙爆發期的楊炯,自然不甘心這樣的生活。
終於,楊炯被太子李顯提拔到成弘文館學士,掌管東宮庶務。
楊炯本以為,自己的官運就此開始了。
而事實上,除了詩文,楊炯根本不適合在官場混。
所謂的寒門,可以衣食無憂,但不會飛黃騰達。完)
6.元稹:醉臥花間銷魂
辭或曲,人生難之。
娓娓動聽,皆因心境使然。
莫不可放開者,行文而不可自持也。
故學者醉臥,籍寂寥之夜色。
元稹好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唯獨飲酒歡醉,卻是沒幾個人理解的。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像元稹這種貌似吊兒郎當,卻心思縝密的人。
對於俗事,從來不去問,也不高興打理的。
唯獨,為了生活而奔波。
不得不放下,讀書人的理想和尊嚴。
寫歸寫,那是截然相反的思緒。
不是為了展示才情,不過是為了明哲保身。
人,身上缺點多,偶爾一個有亮點,便是閃光點。
相反之,人優點多,偶爾一次失誤,那便是萬劫不複。
不參與政治,那是對生命最好的保護。
畢竟,屠刀可以屠龍,也可以斬草。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置放在屠刀之下。
那樣,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元稹就是聰明,寫就是寫了。
後人怎麼理解,他反正也不知道了。完)
7.張九齡:彆人家的孩子
有些人,注定是天之驕子。
比如說,天賦絕佳的張九齡。
張九齡,擅才情,九歲名震天下。
是大眾嘴裡,彆人家的孩子。
讀書行、當官行、賺錢行,做人也行。
簡直是新時代的“五條杠”少年,意氣風發。
說起張九齡的故事,有不同的版本。
網上的版本是,張九齡從小就認真。
連蹲坑,也會帶著書一起去。
有一次,他看書看得入迷。
居然把袖子當草紙,擦屁股而不自知。
他就是靠這種毅力,考取了功名。
因為清正廉潔,直言不諱,當上了李唐的大官。
實際的版本是,張九齡出生官宦世家。
曾祖、祖父和父親,都在朝廷做官。
優渥的家庭條件,讓他不用為學雜費擔憂。
即便是學費高昂的補課班,也不在話下。
贏在起跑線上的張九齡,輕而易舉地獲取了功名。
又靠著家族的關係,當上了高官。
無論是那個版本,都是大人在給小孩講故事。
隻是有本事大人自己飛了,沒本事的指望孩子能飛。完)
喜歡眾生芸:王者浴血請大家收藏:()眾生芸:王者浴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